向往“诗和远方”的重庆人,爱上了山城巷的“爬坡上坎”

游客爬坡上坎逛山城巷,走累了就坐在路边石凳上休息。 记者 王 欢 摄

2月25日,一场降温来得有点陡。山城巷59号“周姐小吃”店,老板周英碧倒是高兴地收摊、关门,计划歇业两天逛逛朝天门,给老伴儿买双新鞋。

“从春节前忙到现在没歇过脚,也该我过个年了噻。”用周姐的话说,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摊子,从临近春节起,每天要接待数百个客人,打凉面、点豆花累得手酸,一周下来站得脚痛。

“钱是找够了的嘛。”记者打趣。

“我又不是为了要找好多钱。”周英碧说,“挣钱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家过节专门来耍,关门闭户的,总是不好。”

“看看,‘偶像包袱’有了。”周姐的老伴儿笑着回怼。

“周姐”说——

过去外地人多,现在本地人也爱

春节期间,山城巷开启“春游山城艺术季”,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举办《母城故事》影像节、“诗意的虫洞”2021傅榆翔国际巡回展、仁爱荒野花园新年花卉灯光秀等众多活动,踏古寻幽、时尚艺术、特色美食等元素糅合碰撞。

统计显示,春节7天,全新升级的山城巷共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单日最高峰达1.77万人次,称得上新晋的“流量担当”。问卷调查显示,在综合认可度方面,给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评价的游客共92.68%,到访3次以上的游客超过首次到访游客占比,达35.37%。

对于这个统计结果,周姐表示完全认同。仅仅倒回两三年,山城巷在本地人中还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有时,她还会听到两句诸如“都是外地人才去爬梯坎”“耍都耍烦了”的悻悻吐槽,而现在,找她合照、发朋友圈的基本都操着本地口音。

“有妹儿说在央视、抖音上看到我的店了;还有人说轨道1号线车厢里在播我的故事;还有的不知从哪里听到,说我是山城巷‘四朵金花’之一。”周姐笑笑,“越来越多本地人喜欢山城巷,倒是一件好事。就是专门练的普通话,今年基本没用上!”

游客说——

山城巷没变,又好像变了

“英碧,又来看你了!”

别人都唤周英碧叫“周姐”,刘正珍则对她有更亲昵的称呼。

2月22日,金马寺小学1970级约20名同学,在山城巷84号原校址操场上聚会,这群“60”后特意戴上红领巾,一起追忆过往岁月。

刘正珍以前是班上的生活委员,也是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她带着同学们一路打卡,从明清至近代的巴渝民居、吊脚楼,到海派石库门风格的厚庐、欧式法国仁爱堂旧址,亦或是在悬空栈道上凭栏眺望,到处是故事、到处是回忆。甚至,春节期间,她几乎天天泡在山城巷里,听“名嘴”说书,打卡花园灯光秀,看雕塑展,听人聊家长里短,未知的惊喜随时都会出现。“小时候厌倦了爬坡上坎,现在倒十分享受了。”刘正珍也说不清为什么,只觉得山城巷好像一点没变,还是以前那个味道;又好像变了,更时尚更漂亮了。

刘正珍也很高兴周英碧还在老地方。事实上,从父辈算起,周英碧一家已在山城巷里扎根了80多年。

她给刘正珍打凉面用的辣椒,是从石灰市菜市采购的;如果是外地游客来了,用贵州产的灯笼椒,香而不辣;吃微辣的顾客用石柱的辣椒,红得漂亮;碰到能吃辣的,用“满天星”,外地人受不了,却是刘正珍这些本地人最喜欢的味道。

他们说——

山城巷的灯亮了,回家的路就亮了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一百多年前,法国传教士曾沿着山城巷立杆点灯,为路人照亮回家的路。在无数老重庆人心中,山城巷也是心中的“家”,它连接着重庆上下半城,自古就是出行的交通要道。它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沉淀着老巷、老街、老城文化的精髓,在城市变迁中保留着暖人心的人情味儿。人们从这里开枝散叶,奔赴远方,这里的灯亮了,回家的路就亮了;山城巷还在,城市的风骨就还在。

从2016年起,我区对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实行渐进式微更新改造。“有利于地块使用、保留山城特色民居”是改造工作的总体要求,建设团队摒弃大拆大建传统改造方式,结合地块现状和地理位置的实际,对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采取部分搬迁、部分拆除、部分修缮等方式改造。

“山城巷本身不是景,也不去刻意造景,而是通过‘串珠成链’和‘城市针灸’方式,把重庆的人文气质展示在世人眼前。”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拆改留”是山城巷有机更新的原则,项目改造既最大程度上尊重街巷空间肌理,保留老重庆风味,又合理注入现代文化因子,引进蜀绣、背包十年、南之山、饭江湖等品牌店40余家,让它符合城市功能定位,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重拾有温度有老重庆风情的生活。

“并不是所有的街都有资格与这座城市同名,而有资格叫这个名字的,必定是重庆文化的缩影。”夜幕垂下,周英碧漫步江边回望,老房子里透出点点灯光汇聚成线,从山脚蔓延至山顶,然后直通天际,那是山,是城,是山城巷。记者袁侨偲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