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艺术精品亮相三峡博物馆

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展部分精美展品。记者 黄清娴 摄


作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敦煌莫高窟五彩斑斓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塑像名动天下。7月14日,“佛国圣殿·丝路与长江——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30余幅高保真、一比一比例的经典敦煌石窟艺术复制品集中呈现,邀市民前来感悟敦煌石窟魅力。

为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文化遗产知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利用现代数字技术,选取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壁画精品50余幅进行了高保真复制,参加巡展。

其中,重庆站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承办,共展出壁画、佛卷、佛像等经典作品三十余幅。从题材上来看,有佛经故事、佛像、飞天、藻井等,其中不乏鸿篇巨制,例如,莫高窟第254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图、第220窟药师经变、以及45窟佛龛、259窟的禅定佛等。

记者看到,展览以时间为线,彩塑壁画构图形式多样,线条笔法凝练,色彩瑰丽,壁画内容饱满丰富,很好地再现了敦煌壁画艺术的辉煌。作为本次展览为数不多的佛像,禅定佛尤其引人注目。该佛像体态匀称、两眼平视前方,嘴角微翘,面容恬静,笑意盈盈,散发着宁静、美好的气质。

“最妙的是他的表情,仿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神情恬静、和悦,这是禅定的一种境界,是敦煌石窟彩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有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之美誉。”敦煌研究院文化巡展部张琪在导览时介绍说,该佛像出自259窟,是北魏早期的洞窟,当时社会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结合社会现实,佛教提出净心修持、明心见性的精神来感染善男信女,该佛像就是在这种思潮下人们根据理想状态创造出来的,对于当时渴望安定的敦煌民众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具有隽永的艺术魅力。

敦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原始洞窟受空间、光线的限制以及文物保护需要,游客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观看,本次展览,观众可以近距离、反复欣赏,尽情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为方便市民更好地了解敦煌艺术魅力,博物馆还招募了16名志愿者,为观众提供精准导览服务。(记者黄清娴)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