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程燕:平凡岗位大作为 社区居民贴心人

程燕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向居民宣传普及文明城区创建知识。中山二路社区供图

扎根社区21年,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程燕坚持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为目标,积极创新社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机制,有效破解老旧小区配套差、设施旧、隐患多、环境脏等突出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

探索“党建+物业”

改善老旧小区环境

中山二路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曾经这里设施老旧、配套缺失,一些老旧居民楼因为没有物业公司,公共梯道、立坡等经常无人打扫,居民意见颇大。

如何改善老旧小区环境?2003年,程燕来到中山二路社区后,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她心中。

为解决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程燕开始探索“党建+物业”社区治理模式,牵头成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

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成立后,程燕兼任物业服务中心理事长,选举居民党员任监事会成员,形成了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中心“三方联动”服务模式。成立了由社区党委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城管共同参加的“五方”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

程燕还带领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健全“五公开两监督”管理制度,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收费标准,承接弃管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引导居民监督。

将党建有效嵌入物业管理后,社区党委聚焦居民反映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承担起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在小区干道划出停车位,有效解决了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

“我们社区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巷干净整洁、没有积水和垃圾,私家车有序停在停车位,还设置了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讲起社区近年来的变化,中山二路居民常守伦滔滔不绝。他说,“实行‘党建+物业’社区治理模式后,大家都住上了‘新’小区!”

“个性化”服务

提升居民幸福感

“程书记,我家里有大件东西要扔,你们能帮我搬一下吗?”近日,居民陈爷爷想将废旧储物柜扔掉,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于是,他给程燕打了个电话。

第二天,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两名工作人员和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来到陈爷爷家中,很快将废旧储物柜搬运至大件垃圾堆放处,解决了陈爷爷的难题。

在中山二路社区,不管是水龙头漏水、灯泡坏了还是厕所堵了,居民只要打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原来,程燕在社区设立了四级服务电话,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首接负责、服务回访等制度,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服务流程,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大件帮运等低偿服务,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推动党组织和服务向最基层延伸,程燕将社区划分为17个网格,健全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定期考等网格化运行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马上就办、一办到底。通过细化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绿化管护、设施维护等8大类30余项服务事项的作业程序和工作标准,对网格区域实行分片包干、定人定岗定责,实现了社区卫生、设施、绿化、秩序“一网管尽”。

同时,程燕还牵头建立“党员服务队”,引导辖区单位、职能部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维修义诊等公益岗位,并发动退休党员居民组建物业督查队,广泛关注群众诉求,定期在楼栋“找问题”,开展助学、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居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姚延洋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