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品记茶馆·咖啡小筑所在的小楼。 受访单位供图
游客坐在小楼院中,轨道列车呼啸而过。
李子坝之上,鹅岭崖之下,三层马路是渝中新名片、重庆新地标。其中嘉陵新路44号,一幢青砖灰瓦的小楼已在此存在百年,曾经热闹,而后荒废,静静坐落在三层马路山腰,看人潮来来往往。
刚刚过去的周末,百年老宅热闹了一把,城市微更新新秀——苗品记茶馆·咖啡小筑在悠扬的民谣、清甜的茶香、浓醇的咖啡和独特的景致中翩然开业了。
这幢小楼建于民国时期。但具体由何人所建、建于何时、何人居住,现已无历史资料可考。小楼旁边,有孔祥熙公馆、孙科公馆、史迪威将军住所等。小楼坐东朝西,结合坡降度依山而建。经过修护后重新开放,保存得当,依旧是当年的木质地板、木质梯道,砖木结构,小楼门前还有一隅小院,蔽日的大树遮住小楼和院落。
轨道列车于侧畔呼啸而过,举头有鹅岭悬崖,眼下是嘉陵江飞流,再往上是贰厂,左右不少抗战遗址,李子坝的“三层十二景”在小楼前后纵横走马。
店内保留了老宅的元素,简约的木桌椅,错落有致的木格置物架,实木高脚方几,配以写意风格的枯木花瓶和古朴的小玩件,一步一景皆禅意。楼下的咖啡厅延续着一贯的文艺风格,三面墙上铺上热带雨林的墙纸,或密或疏,或明艳或清浅,都是满满当当的生命力。
百年前的小楼,百年后的轨道列车,一杯茶、一杯咖啡,将过去和未来联结,时光在这里叠加。
小店的开业与三层马路的调性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一层历史、一层生活、一层文艺”。走在三层马路上,可见路边墙上镌刻着这样三行显眼的大字。作为“媒人”引入该商家的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层马路是渝中十分有代表性的地标景致,具有独特的经济文化价值和商业旅游价值,希望进驻到这里的消费场景都是与该地区的特色文化相匹配、相融合的。“区工商联也将更加积极发挥优势和作用,支持三层马路的建设和发展。”该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游客可以在三层马路的老街区旧巷陌里找到时尚元素,更可以体味到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记者 袁侨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