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扎实推进渝中绿色低碳发展 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专访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在区融媒体中心接受专访

  要点速递

  到2025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争取达到320天以上,“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达到或优于II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探索开展“两江游”船舶尾气脱硝治理;试点区属市政工程作业车、环卫车、保洁作业车等开展氮氧化物治理示范;开展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试点。

  将“双碳”工作纳入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扎实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2021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2天、连续4年保持300天以上,臭氧污染浓度、超标天数“双指标”降至近6年来最低;“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达到II类标准,大溪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声、土壤、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连续多年保持环境安全“零事故”。

  未来,我区将如何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渝中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记者专访了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

  记者:建设绿色化现代都市、打造美好城市示范区,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未来5年,区生态环境局有哪些工作思路、目标?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助推渝中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

  刘晓江:未来5年,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和全市生态环保工作统一安排,按照“1146”工作思路,全力抓好生态环保工作。“1146”工作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瞄准一个目标、聚焦四个方面、攻坚六大任务”。“一条主线”,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个目标”,即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即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六大任务”,即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生态保护监管、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总体目标:到2025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长江大保护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具体目标方面,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争取达到320天以上,“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达到或优于II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完成市级下达碳减排和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环境安全保持“零事故”。

  记者:近年来,我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这是我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最有力的证明,2022年,我区又将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哪些新举措?

  刘晓江:区生态环境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将突出PM2.5、臭氧、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治废气、控扬尘、减油烟、强应急、提能力”,持续提升城市“气质”。“治废气”方面,全面完成全区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建设和汽修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加快老旧车辆淘汰,督促泊岸船舶提高岸电使用率。“控扬尘”方面,严格施工、道路、运输、拆迁、裸土扬尘全面管控;大力推广“全密闭”绿色示范工地建设;落实工地“红黄绿”绩效管理;加强道路清扫和洒水降尘。“减油烟”方面,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污染全过程治理,试点推进居民油烟连片治理,严查露天烧烤、露天烟熏等。“强应急”方面,落实“以时保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要求,强化(临界)污染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拼抢每一个“蓝天”。“提能力”方面,推广第三方治理、第三方辅助执法等模式,充分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远程AI+视频监控、VOCs走航、激光雷达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将突出“344”工作举措,即抓好水资源、水生态、水治理“三水共治”,深化河长+警长+检察长+河段长“四长联防”,持续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守护“两江清水”。落实全市总河长令,大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加强水源地风险管控,持续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协助推进管网雨污分流,逐步控制溢流污染,确保水清、河畅、景美。

  在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将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抓好“无废城市”建设、医疗废物智能监管、危险废物精细化监管等工作,守好“一方净土”。推动“无废医院”创建,实施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精细化监管;开展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试点及智慧化监管。

  今年,我们还将开展三方面创新试点:一是探索开展“两江游”船舶尾气脱硝治理,在全市具有示范效应。二是试点区属市政工程作业车、环卫车、保洁作业车等开展氮氧化物治理示范。三是开展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试点,实现280余家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交接、运输全过程智能化、可追溯管理,让“小散”不再“乱”。

  记者: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区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未来,我区还将围绕哪些工作重点,持续推进渝中绿色低碳发展?

  刘晓江:绿色低碳发展是城市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我们坚持将“双碳”工作纳入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降碳方面,将配合相关部门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着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建设,深化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试点开展绿色低碳楼宇、街区、医院等示范创建;督促辖区相关企业完成碳履约工作。

  减污方面,探索实施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热泵、闭式热源塔等高效用能模式;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会同区机关事务局等部门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

  扩绿方面,严格落实“三线一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环保“硬约束”;助推绿色长滨建设,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

  增长方面,搭建在区节能环保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桥梁,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助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与成都青羊、锦江等友好区交流合作,深化与巫溪县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记者:渝中是建成区,有着许多的老旧小区,噪声、油烟扰民等时有发生,是我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今年,我区将如何聚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奋力打造美好城市示范区?

  刘晓江:今年,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整治噪声、油烟、臭气等居民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噪声整治方面,宣传贯彻并实施好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花大气力化解居民反映强烈的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抓好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噪声污染综合防控。大力推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全密闭”施工,严格夜间作业审核,努力让居民睡上“安稳觉”。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中、高考噪声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静音护考”。

  油烟治理方面,通过“源头管理+深度治理+科学监管”,切实解决老百姓“鼻尖下的污染”。坚持问题导向,在重点区域开展餐饮油烟深度治理,在上清寺、大溪沟片区试点推进老旧小区居民油烟连片治理;深化开展油烟排放监管政府部门(街道)、物业、商户、第三方在线监测、第三方清洗维护“五方管理制”,推进以“智慧监管”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管模式。

  臭气治理方面,会同区城管局,完成菜园坝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和全区16座垃圾收集点除臭改造,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记者 姚延洋 记者 汤海娲 摄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