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化龙桥代表组赓续红色血脉 共筑生态屏障

区人大代表分工合作,种海棠添绿意。 

焕新后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灰瓦白墙,绿植掩映,草坪环绕,擎画出一幅“小而美”的生态画卷。4月24日,区人大化龙桥代表组“植绿护绿,共筑生态屏障”植树活动在这里举行,为“人大代表林”揭幕,拉开了该代表组赓续红色血脉,共筑生态屏障,保护文物安全的序幕。

《新华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1941年,周恩来同志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便由这里发声。总馆旧址位于化龙桥虎头岩村86号,占地面积约950平方米,由5栋竹木、土木结构楼房组成,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

由于地势低洼,如何消除内涝风险,筑牢生态屏障成为摆在该文物景点面前的一大难题。对此,区人大代表朱军所在的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在联合区政府修筑防洪排涝工程基础上,还十分注重强化景点自身生态保护工作。其中,位于景区入口处的绿化美化部分则由区人大化龙桥代表组进行了“认领”,命名为“人大代表林”。

植树活动当天,代表们自由组合,撸起袖子,挥动铁锹,挖坑、栽树、培土,种下一棵棵小树苗。

区人大化龙桥街道工委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随时关注树苗的长势,持续组织人大代表定期浇水施肥,用实际行动支持辖区代表所在单位工作,切实守护好《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文物安全。同时,也将利用该阵地,增强代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履职热情。记者 黄清娴 摄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