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不存在”的热心两口子——记“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获奖者张勇夫妇

在大坪街道七牌坊社区,有这样一对夫妇,收入微薄却乐善好施,力量不大却热心公益,不善言辞却身体力行,在平凡的生活中散发光和热。这就是“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获得者张勇、熊小兰夫妇。

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小事情,不存在!”这是在采访中,张勇和熊小兰说的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在重庆方言中,“不存在”包含了“没关系,不用客气,不计较”等含义,体现了夫妻二人对待“做好事”这件事的心态。

“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体会过贫穷的滋味,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张勇今年49岁,巴南界石人,小时候家境困难,回忆童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遇到的好人好事。

“父亲常年患病,几乎没有劳动能力。母亲一人承担起家庭重担,日子艰苦,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张勇说,那时候总有好心邻居接济自己,吃饭的时候给自己匀一点,特别是猪油抹了锅底,那饭香至今难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张勇把社会给自己的温暖常记心间,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去回馈他人。

夫妻和睦现实版举案齐眉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成年后,张勇在家务过农,在镇上摆过摊,卖过水果。随后,他认识了妻子熊小兰。

20多年来,夫妻和睦到什么程度?他们甚至记不起吵没吵过架:“应该是吵过吧,可能也没吵过。”我们常常说的相敬如宾和举案齐眉,大概就是这样的夫妻。

“他那时候什么也没有,穷得很,只有400块钱。”熊小兰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张勇的全部家底,“我觉得他人品很好,勤快、老实、不计较,就决定跟他了,哪怕他只有400块钱。”

成家后的夫妻二人,决心到大城市闯一闯。经人介绍,他们来到了大坪七牌坊一带,做起了水产生意。说是水产生意,实际上是老百姓说的“划黄鳝”。经过多年打拼,夫妻攒下了一点钱,还生了个大胖小子,生活好了起来。

再后来,市场拆迁,黄鳝生意没法做了。2007年,张勇从零开始学驾驶,加入了重庆泉承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出租车驾驶员,一直干到现在。

乐于助人成为“五星的哥”

重庆主城的雷锋的士有1648辆,其中五星级雷锋的士有9辆,张勇,就驾驶着这9辆的士之一,他感觉无比自豪。

15年的的哥生涯,张勇记不清服务过多少市民、游客,但他始终以“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信念,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乘客热情有礼,受到乘客的高度点赞。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独自乘车的高龄老人一直免费。“我是邻居老人们关心长大的,我一辈子记得老人的恩情。”张勇笑着说。

2012年,张勇加入“重庆雷锋的士乘客”志愿服务大队。每年,他都跟随团队一起,到偏远山区做公益活动,给酉阳后坪乡茶花小学的孩子们捐钱捐物。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妻子熊小兰也加入进来,参与关爱孤寡老人、智力缺陷儿童、山区儿童,免费接送高考学生等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

这几年,张勇参与资助垫江一名高中学生的学业,这位孩子失去了双亲,爷爷有残疾,张勇和其他的哥一起助力,资助孩子读书。“我能力有限,但始终坚持,多做好事总有用。”张勇的这种想法,古人称之为“勿以善小而不为”。

抗疫一线用行动贡献力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夫妇俩勇敢地站出来,加入了抗疫志愿服务中。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张勇主要负责免费接送医务人员和警务人员,熊小兰则成了社区的“红袖标”,负责进出登记、测温。由于出色的表现,夫妻二人获得了“优秀志愿者”“优秀雷锋队员”等称号。

同期,在47岁这年,张勇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并被评为“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和“《学习强国》优秀个人”。2021年,他们家庭获评“渝中区最美家庭”“重庆十大最美家庭”。如今获评“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荣誉称号,就是对他们多年善举的最好褒奖。

记者廖松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