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江津风景靓 四面山水入画来“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暨全市区县融媒体中心走进江津 用脚步丈量城市文脉

6月29日至7月1日,“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喜迎二十大”主题宣传工作推进会暨“在希望的田野上”接力传播活动工作会在江津区四屏镇举行。来自“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的编委,以及全市38个区县融媒体中心的主要负责人、骨干编辑、记者,以四面山生态旅游区为切入点,以实地采风、召开研讨会等形式,近距离感受“四面山水、人文江津”的独特魅力。 

千年历史文脉,书写了江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江津的奇绝风景。全体人员先后深入中山爱情天梯、四面山少林寺、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四屏镇等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点,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发现江津之美,记录江津之美,传播江津之美,把江津的人文风景印在心里、汇入笔端,通过融合传播展示江津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工作成效。

“华夏第一高瀑”美誉

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望乡台景区是四面山最具标志性的景点。望乡台瀑布高158米、宽48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单级落差最高的一挂瀑布,有“华夏第一高瀑”“中国最美十大瀑布”美誉。 

望乡台瀑布周围环绕丹霞画壁,其整体形状酷似心形,瀑布和山体就像一颗巨大无比的“心”,瀑布正好自这颗“心”的正中处奔流直下,也是全球最大的自然形成的类心形丹霞景观。故也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心”,这让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能。

在“天眼”里看瀑布,眼中有瀑,眼中有心。其寓意是“你在我的眼里,我在你的心中”。同时,望乡台瀑布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成为我国首个可供游客夜间观赏的大型瀑布景观。

远观瀑布,有缩龙成寸化险为夷的惊讶和感慨,群崖乱立山无序、和水长镌石有声,跌落后的瀑布化千钧为柔肠,然而存留心中的依然是那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

湖中荡舟赏美景

人与自然和谐和美

提到江津四面山,也许不少人熟悉的是“天下第一心”、大小洪海、望乡台高瀑,其实龙潭湖也是一个值得游玩的景点。

龙潭湖湖面海拔900米,宽约100米、长近3000米,面积21.4万平方米,最深处22米,是一个天然湖泊。龙潭湖左邻四面山景区大门,右靠壁立陡峭、天然密林葱郁的画屏山。荡舟湖上,绵延五里都是植被,湖面犹如晶莹的宝镜,镶嵌在翡翠的世界中,绿树红花映在湖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从龙谭湖下船进入卧龙沟,游客可以去和卧龙沟乖巧聪明的猕猴们交交朋友,体验一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200多只猴子的群落里,有一只成年健壮且战胜了其他挑战者的公猴,被公认为“猴王”。记者看到,猴王的前肢肌肉发达、体型魁梧,正襟危坐,一看便知其地位。每年10月份是猴王争霸赛的时间,来自四面山和贵州年富力强的公猴,都可以参加王位争夺。

养在深闺人未识

“隐匿”深山古庄园

在风景优美的四面山景区,坐落着享誉“西南第一庄”称号的古庄园——会龙庄。这是一座完美传承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空间设计的经典庄园,属重庆地区保存较完好的仿宫廷式古庄园。

会龙庄,为何人所建?是吴三桂的皇庄?建文帝行宫?和珅官邸?至今仍为中国建筑和历史界待解之谜。

据考证,会龙庄最早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在光绪九年修建了主体建筑,在民国二十九年又修建过一次,跨度达百年之长。会龙庄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16个小型院落,20余个大小天井,202间房,308道门,899个窗户,碉楼面积500多平方米,整个庄园都给人森严威凛之感。

走进会龙庄,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戏台,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大院里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戏的热闹场景。如今,走进这宽阔的戏台内院,似乎还能听到千百年前的婉转戏曲。

园内通过设置闺房、婚房、私塾、厨房等房间,再现了庄园的日常起居、自给自足、文化活动、集会交流等晚清时期的繁盛景象。如今,会龙庄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一探究竟,聆听古庄园的传奇故事。

用好用活“双”文化

走好走稳乡村振兴路

江津区四屏镇青堰村有着“重庆第一双胞胎村”之称,全村共有367户人,其中44对双胞胎,最大的已有80岁高龄,最小的仅有3个月,还有两代均为双胞胎的家庭。不到400户人口的青堰村,为何能诞生如此多的双胞胎?

记者通过采访当地村民得知,之所以这里双胞胎比较常见,传说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好;也有人说是因为附近的山上有一口泉,凡是常喝那口泉水的夫妻就容易生双胞胎;还有人说得益于当地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硒含量远远高于重庆市及全国的平均值。

江津区是“长寿之乡、富硒之地”,青堰村更是盛产富硒农产品。目前,四屏镇以“双胞胎文化”为着力点,通过保护修缮双胞胎泉、双胞胎石等景点,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丰富青堰村旅游内涵和特色,围绕“双”文化做大青堰乡村旅游,启动特色民宿、休闲产业、观光农业项目。

目前,青堰村已形成“一酒店、一游览环线、一文化广场”的模式,游人可沿着青堰村乡村道路,观双子庙、饮双胞泉水、吃双生宴、游双生广场、住双生酒店,开启充满神秘色彩的双生之旅。

记者刘侃/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