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是文明风景 时时汇聚文明底色

市民有序排队乘坐公交车。市民佩戴口罩扫码乘车。位于枇杷山后街,翻新后的盲道。“行走的思政课”,渝中青年在周恩来铜像前重温入团誓词。本报资料图片干净整洁的“一角咖啡”。醒目的美专校外的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周公馆市政广场。 本报资料图片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美在细节,美在日常。城市“大文明”,是细节“小文明”的汇聚。每一处美好的风景、每一次真善美的传递、每一段温淳的发生、每一回行走的意义,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亮丽底色。

在渝中,文明举止处处可见,文明故事每天发生。在商圈、在街巷、在社区……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城市文明更加有厚度,居民的生活更加有温度,文明渝中的亮丽底色已然成为了渝中最靓的风景,也成为了每一个渝中人最温情的守护。

一个车站的执着

小小车站,不过数米长度,有时候排队候车的“长龙”太长,为了不堵塞行人通行、影响临近公交站点的乘车秩序,“长龙”会自发地沿着人行道排列,经临近公交站点的“后背”延长开去。

这是较场口磁器街10路公交车乘车点的排队景象,即便山城已经开启高温“炙烤模式”,自发形成的排队候车“长龙”依旧,只是“装备”上添了些太阳伞、遮阳帽、扇子等防晒物品,勾勒出重庆人的“文明牌”执着。

“这乘车队伍,我们排了好多年了。”经常乘坐该路公交车的李大爷戴着口罩、摇着扇子回忆道,公交车站曾经有工作人员或“小红帽”引导,渐渐地便不需要了,因为“上车,请排队”已经成为了大家的行为习惯。“座位坐满后,接受不坐座位乘车的市民,也可以走出排队队伍,提前上车。大家不争不抢,依次上车,矛盾少了,城市也更文明了。”

“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队伍会一直排到车库,但是没有一个人插队。毕竟大家都排队,谁也不好意思不守秩序。”谈起“文明”,排在李大爷身后的朱女士也打开了话匣子,“不仅是排队乘车,遇到老弱病残孕乘客,或是带小孩的乘客,也会主动让座,大家的文明素质真的越来越高了。”

车站附近的小食店,整日被这“文明”浸染。“每天耳濡目染,让我们一家人出行时都特别注意自律守礼。”店主说,经营中他最注意的就是小店的卫生安全和店面形象,总爱把小店打扫得干干净净。毕竟,小店也在风景里,不要破坏了这风景才是。

此时,公交车抵达。候车市民慢慢移动,一前一后有序乘车,没有“一窝蜂”现象,也没有人大声喧哗。座位满座后,未上车的市民继续耐心地排队等候,无人插队。

一处斜坡的温暖

爬坡上坎,是山城重庆最鲜明的出行特色。即便从家门到街面,也免不了弯弯绕绕,上下几道坎。

这自然也是枇杷山正街87号居民们的出行日常。不过,连通街道和楼巷的斜坡,倒减少了生活在这楼里的居民出行的烦恼。

“斜坡”实则是一处无障碍通道设施,目测它与地面的坡度不到15°。它本不存在,也没被纳入今年的枇杷山正街沿线人行道改造计划中,是居民的反映让它应运而生。

枇杷山正街87号楼龄“年长”,居住的老年人较多。楼栋与街道靠一条小巷和数级石梯连接,是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老年人腿脚不便,每天上上下下的也着实不方便,万一不小心踩空摔着了,老人们身体也吃不消。”七星岗街道抗建堂社区工作人员最先了解到居民们关于增设无障碍通道设施的诉求,随即深入楼栋收集意见建议,并将这一情况向街道进行了汇报反映。随后,相关部门、街道组织人员现场勘查,再经多方协调、设计施工。一个月左右时间,梯道便实现了“变身”。

细心的人可能还会发现,这无障碍通道设施有些许不同,有一侧多了一小排砖石,让通道形似横着的“L”形。不要认为它多余,那是为消除附近商铺对雨水侧流的“担心”而特别定制的。

“一件修无障碍通道的小事,既考虑到了我们居住者,又考虑到了周边的经营者。”居民李女士感慨,这条无障碍通道在她心中更像一个温暖的城市符号。可以预见,这样“温暖的城市符号”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渝中大地上。

目前,区城管局结合区住房城市建委的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对全区具备条件的区域,逐步完善无障碍通道设施改造建设。这合力构筑的无障碍环境,将会为更多的老年人、残疾人带去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场行走的意义

“了解到更多鲜活的历史,感到我们责任在肩。”这是小学生马巍晨在近期举行的一场“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中的感悟,他和其他小伙伴行走在抗战遗迹集聚的中山四路,探寻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立志要做一名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好少年。

中华路小学的学生在参加完“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后,感受又有所不同。那次,他们的活动路线是从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一路步行至山城巷,通过在古老城墙上追寻城市记忆,在百年老巷里探访母城历史,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重庆“母城”渝中,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镌刻着城市的芳华与记忆。渝中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育人品牌,让思政教育本土化、体系化、细微化,也让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活在了当下,教育了“未来”。

于是,“小导游”走进了重庆湖广会馆,在集中接受《重庆古迹、遗址寻踪》《小导游的服务礼仪》等课程培训,学习小导游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服务礼仪后正式“上岗”,转变身份成为母城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和“讲解人”。

于是,“小小讲解员”穿梭于山城巷,探寻母城的文化“宝藏”,参与文创产品设计创作,增强城市主人翁意识,在仁爱堂、金马小学旧址、体心堂等景点,热心地为大家导览。

于是,青年们与东京残奥会冠军廖克力一同坐上了“红色三岩”观光巴士,一边聆听廖克力分享筑梦自强、为国争光的成长经历,一边踏上红色研学路,在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激扬爱国之情、立牢报国之志……

把“课堂”搬出了教室,以辖区富集的历史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启发、引导学生悟道明理,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全社会育人的强大“能量场”。

如今,这“能量场”的“磁力”再次升级,在实现全区46所中小学、5万余名学生全覆盖的基础上,又逐步向机关、社区、企业等领域延伸开来……

一杯咖啡的温淳

在上清寺街道美专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这么一个温淳角落。全木色设计给人温暖的第一印象。木质地板之上,木色桌椅与咖啡饮品操作台相对。它有一个好听又充满寓意的名字——一角咖啡,是上清寺街道美专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渝中区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开展的公益助残项目。

为何名叫“一角”?因为咖啡屋每卖出一杯超过10元的咖啡,就会向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一角钱,这样,每一位喝咖啡的人,也是做公益的人。

小小咖啡屋,销售的品类却很齐全,经典咖啡、气泡水、乳酸菌饮料、果茶应有尽有,售价也略低于市场价格。因为咖啡店本身也是一场公益,为残疾人提供了公益性就业岗位,以此引导更多人了解和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咖啡屋咖啡师曾政就是一名聋哑人士。

“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但是很难做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像缺了一角的一个圆,总是急于寻找自己失去的那一角,千方百计想变成一个完美的圆。然而,当你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缺失那一角,让自己变成一个完美的圆的时候,却发现,那个缺了一角却独一无二的你不见了。”“一角咖啡”项目执行方、渝中区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朱佳云介绍,这也是“一角咖啡”名字的另一由来,除了持续输出“一角”的创意和公益理念外,还希望把这一人生哲理传达给每一位消费者。

“记得第一次发现咖啡屋还是在陪朋友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时。当时又是参加公益活动,又是喝咖啡做公益,感觉自己被向善向上的浓厚氛围所包围着。”市民陆辉耀说,从那以后,他每每经过美专校街,就会习惯性走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喝杯咖啡。“希望这个小小的、不当道、也不起眼的咖啡屋在传递爱心、传导正能量、用爱温暖别人的同时,也能照亮自己。”

小小咖啡屋只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众多项目之一。目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联合辖区众多单位开展了公益早教活动、暑假儿童托管班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7支特色队伍共吸纳了150余名志愿者,大家用心中的阳光、脚下的力量让公益花朵绚烂盛开。

文/记者李一

图/除署名外由记者何超摄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