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背街小巷“绿色烦恼” 织密城市品质提升“针脚”区人大大溪沟街道代表组调研辖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当真!绿地也有被嫌弃的时候?日前,区人大大溪沟街道代表组在调研辖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时发现,随着小区日渐变“老”,居民们的烦恼也增加了不少,对房前屋后的边坡、荒坡以及茂密的大树树冠进行整治成了社区工作者及辖区居民反映最多的诉求。

察民情居民谈“绿”色变既挡阳光又不安全

胜利路社区城市景观阳台依山而建,大约1500平方米,毗邻正在打造的胜利路山城老街区,可俯瞰黄花园,连通胜利路小区和双钢路小区,是标准的“城心”绿地。

更难得的是周边企业、居民众多,可让代表们感到诧异的是,他们沿着景观阳台步道实地察看,沿途却没有路过的居民。

胜利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勤介绍,这里以前是开发商修建的,2008年刚开盘时,很多业主就是冲着这块绿地买了房,上下班走路的、遛娃的、打球的,人气十足。

“可惜,年限一久,物业经营不善,无力维护,大树、花草肆意生长,把步道都遮住了,有些阴森。居民们说,害怕蛇虫滋生,过上过下不安全,再加上栏杆、路面也有松动,人就少了。”张勤告诉记者,今年街道出钱出力,对一些明显挡路的树枝进行了清理,又对栏杆进行了加固,还安装了健身器材,但依旧没有打消居民的顾虑,希望系统改造、长期维护才行。

在华福巷、人民村、建设路、张家花园社区,人大代表通过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倾听居民心声,详细了解情况。

“我们这一片全是老旧小区,周围树枝、电线管网、荒坡较多。”居民王庆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暴风雨,华福巷附近一棵大树被风吹倒,还好是晚上,要是白天,人来人往,很不安全。

听汇报问原因找症结

产权归属不清,开发难度大

人人都说绿色好,这里的居民们看到绿色却有了新的“烦恼”。大溪沟街道是如何处理的呢?抽丝剥茧,人大代表们听取了街道汇报。

事实上,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高质量、高标准做好辖区园林绿化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大溪沟街道工作的重点。

据介绍,街道现有自管绿地面积为35341平方米,大树维护数量为2529棵,多位于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内部。2021年,街道深入践行“绣花精神”,不断强化大树隐患排查,开展绿化补缺提质、绿地更新提质、绿化共建共享行动,累计实施大树修枝排危107棵;完成张家花园、双钢路等社区补缺提质7068平方米;种植美人梅、桃树共100余棵;清除大溪沟轻轨站绿地杂草藤蔓420余平方米,形成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四季常绿的绿化景观。

工作不可谓不扎实。为什么还有居民“不买账”呢?

在与大溪沟街道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中得知:辖区绿地构成较为复杂,分为区城市管理局、街道、社会单位和物业小区管理等不同类别,现场察看的空地、荒地、地块均属于长期闲置,杂草丛生、无人管理,不少地块还存在产权归属不清、原属单位搬离等情况,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在此基础上,还存在着大树管护任务重,资金缺口大,导致技术人员、专业设备匮乏等连锁反应。

开处方惠民生

因地制宜争取全区试点

“不遮丑,不避丑,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大溪沟街道工委主任万霞表示,以问题为导向,人大代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是大溪沟街道代表组开展代表主题活动的一贯原则,街道工委精心组织策划此次调研,就是希望代表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出谋划策,促成问题得到更好解决。

居民的困境是亲眼所见,居民的迫切需求是亲耳所听,而街道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客观条件。如何变“两难”为“两全”,座谈会上,代表们为整治把脉支招。

规划包装要先行。“渝中,是老城区,绿色烦恼问题越来越普遍,建议大溪沟街道先行先试,主动破题,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作为城市更新领域的专家,区人大代表徐千里就考察的5处地块现场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初步整治重点建议。

区人大代表吴拥军说,项目包装策划很关键,建议争取区住房城市建委、区城市管理局的支持,尽快全面摸清各地块情况,综合评估利用价值,依托市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分层级制定改造方案,在大溪沟进行试点,分步骤分批次进行推进。

如何解决资金难?“要将具备商业价值和‘消隐患、补功能’类地块进行分类管理。”区人大代表罗异建议,规划阶段就要树立商业价值意识,借鉴先进地区“区、街二级开发经验,为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奠定基础。而对于无商业价值的,则建议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基本兜底。

区人大代表张婕建议,抓住“双减”契机,在有条件的地块建立青少年劳动基地,推出认领地块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区人大代表李瑜波建议,可增设社区食堂、停车场,适当打造社区商业,反哺管理维护资金……

围绕居民反映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代表们畅所欲言,一个个“金点子”相互碰撞,为办好各项实事,集智聚力建言献策。记者黄清娴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