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是提升营商环境水平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区住房城市建委根据《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成立工作专班,积极采取工作措施,主动推动落地见效,各项创新试点任务加快落实,为我区加快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试行消防设计审查告知承诺制
提升审查工作效率
建设单位取得《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意见书》是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建设前的重要环节。按照以前特殊建设工程消防审批流程,建设单位到窗口递交申请后,需三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审批合格后,建设单位需再次来到窗口领取办理结果,如审批不合格,建设单位还需重新申报,费时费力。
今年3月1日起,区住房城市建委结合自贸区相关政策,在全市率先试行消防设计审查告知承诺制,提升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效率,缩短特殊建设工程消防审批时间。
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消防设计审查质量,区住房城市建委结合近几年勘察设计质量检查的情况,采取事前设计交底、事后质量检查、撤销《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意见书》和行政处罚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消防设计审查告知承诺制不仅有效提高了建设工程的审批效率,也倒逼了消防设计单位及施工图审查机构水平的提升。
消防设计审查告知承诺制试行以来,全区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反响。
出台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审查工作规程
解决城市更新相关难题
自我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以来,大量老旧小区改造、传统风貌区、特色工业厂房等项目被列入城市更新项目库,但是这些更新项目由于修建时间较为久远,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难以满足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
为了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库中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设计审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我区结合实际,率先出台《渝中区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审查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关于<渝中区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审查工作规程(试行)>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等文件,解决了我区老旧小区、传统风貌区、特色工业厂房等被列入城市更新项目库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的难题。
以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为例,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由众多老旧建筑组成,改造工作在设计初期就遇到了无设计依据、不满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等众多困难。区住房城市建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研究,按照《规程》的设计审查原则,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建设单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提升方案。最终,在专家评审通过的基础上,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有序开展改造中的消防提升工作,确保了传统风貌区的使用安全,从而实现了传统风貌区的正常投用。
“《规程》突出问题导向、进行了制度创新、明确了功能变更的问题、优化了设计审查流程、强化了安全底限,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规程》解决了城市更新项目中设计审查的问题,为渝中优化营商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起草适用消防技术规范
力争成为审批试点城市
通过分析消防审批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区住房城市建委发现,部分既有建筑改造时适用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难度大。如何破解难题,让这部分建筑既能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又能满足消防技术规范?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再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我们正在起草《渝中区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区住房城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引》详细明确了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的工作流程、实施方案、基本要求、可适用原消防技术标准的情况以及建筑功能改变的认定等内容,能够确保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批工作有据有序开展。
《指引》出台后,能够指明既有建筑消防设计的方向,大大加快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进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区也将力争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审批试点城市,进一步推进既有建筑改造的消防设计审查工作。
接下来,区住房城市建委将强化问题反馈,积极收集创新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对收集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问题清单,竭力解决问题。同时,区住房城市建委还将强化企业服务,通过靠前服务、主动服务等方式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力度,探索告知承诺和事中事后监管等有效举措,努力推动创新举措落到实处。
记者姚延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