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渝中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作为重庆“母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着力打造“近悦远来”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政务环境、政商环境,以营商环境建设的“加强版”,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升级版”。即日起,本报在《优化营商环境渝中在行动》栏目中,聚焦全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绩的展现,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共同营造“人人处处时时刻刻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楼宇里的专职民警排查矛盾解纠纷
“跟警察做邻居,肯定安全感满满,加上警务服务就在身边,很方便。”提起和警察做“邻居”的感受,国贸大厦某企业负责人赵涛竖起大拇指,“巴适!”据了解,自楼宇警务室设立以来,民警就与企业做起了“邻居”,精细化的警务管理,让企业问题、矛盾纠纷不出楼,获得大厦里众多公司的一致好评。
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现有写字楼140余栋、单位1.5万余家,企业种类多、人员流动性大。楼宇内业主租户密集,既有世界500强企业、大型金融机构,也有小微企业。警务服务点多面广但人手有限,如何在全覆盖的同时保障“高质量”?区公安分局通过楼宇警务室给出答案。从去年10月起,区公安分局在重点楼宇建立楼宇警务室,固定办公地点、工作时间和专职民警。依托楼宇警务室,民警就地受理群众报警求助,提供法律法规、户籍政策等咨询服务,上门宣传安全知识,近距离巡逻防控、化解矛盾纠纷。
警务室设在楼宇中,和企业成为“邻居”,让就近服务、及时处置的优势得以显现。今年3月,楼宇内一家金融公司的员工赵某,在办理业务时,遇到一位情绪激动的客户大吵大闹,严重影响公司正常办公秩序。无奈之下,赵某拨通了楼宇警务室民警黄茂为的电话。黄茂为赶到现场,及时安抚客户情绪,并向其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促成了双方和解。据黄茂为介绍,楼宇警务室服务主动,对于消防、企业纠纷、投诉举报、相关法律咨询等问题,楼宇警务室专职民警会当场处理;对于不属于管理范畴的问题,专职民警会帮忙联系所属部门分流化解,实现“资源联享、问题联治、纠纷联调”。同时,楼宇警务室还依托区公安分局与区法院共建的“云法庭”系统,在线预约法院“庭前调解”和“司法确认”等,开拓“线上调解”,提供“楼内购物纠纷、民商事纠纷远程调诉一站式解决”,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将隐患化解在基层,让“矛盾不出楼宇”成为现实。截至目前,楼宇警务室共接受咨询4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近300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多元共建融入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楼宇警务室还积极探索多元共建,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融入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由楼宇警务室专职民警牵头成立楼宇服务队,组织居委会主任、物业经理、辅警、网格员、楼栋长、社区志愿者和楼宇企业治安积极分子等多方力量参与共建治理,彻底改变过去社区民警在楼宇治安管理中唱“独角戏”的局面,推进网格内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楼宇警务室发现处置楼宇安全隐患20余起,多元联动调解企业矛盾纠纷120余起,成功率达99.5%;为企业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650余项,为企业上门宣传反诈150余次,推送安全知识3600余条,试点商务楼宇中的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8%、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零发生,群众满意度达99.7%。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区公安分局聚焦公安职能职责,在全市公安机关率先推出楼宇警务,打造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设置24小时自助体检换领驾照服务站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效解决了企业的‘急难愁盼’。”区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韦锋介绍,下一步,该局还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的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渝中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李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