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妇联党组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将巡察整改落实与做好全区妇女儿童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促进区妇联为民服务和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抓党的建设不放松。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抓好思想建设,严格落实渝中区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中心组学习10次。发挥党组领导作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切实做到“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必须上党组会集体研究决定。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财务管理,完善《渝中区妇联财务管理制度》《渝中区妇联公务接待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
团结妇女奋进新时代。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母城故事她来说”“巾帼大学习今天我来读”“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等品牌栏目,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百千万巾帼大宣讲”等宣教活动1000余场。
激励妇女立足岗位建新功。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岗、建功新时代”活动,评选渝中区巾帼文明岗30个,巾帼建功标兵30名,优秀妇女工作者30名,妇女之友35名。推选重庆市三八红旗手2名。落实“创业创新巴渝巾帼行动”,打造渝中区“女性创业创新实践基地”27家。
家庭文明建设焕生机。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推选1户获评全国“最美家庭”,1户获评全国“五好家庭”。实施“红岩家风进万家”项目,开展主题活动12场,服务5000余家庭。联合19个部门出台《关于建立渝中区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启动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公益服务系列活动,在3所学校实施“家校社共育”家庭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开展辅导30场次。
依法维权和服务暖人心。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等7部门建立家事纠纷联合调处机制,构建全区“大维权”格局,在全市率先成立“渝中区家事纠纷调处中心”,打造首个在区法院的市级示范妇女儿童维权站。积极申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推动我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确定为“第一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为疫情防控献力量,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积极参与心理疏导、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
组织建设更加焕发活力。深入开展“三建六亮双评”行动,在龙湖重庆时代天街新就业群体、民悦社工等“四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17个。推动基层妇联执委与社区网格员、居民小组长双向任职达到100%。建成渝中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母婴服务、家庭教育指导、儿童托管、素质提升等服务,开展“美好生活她课堂”“暑期成长营”等品牌活动,培育女性社会组织1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