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区住房城市建委按照市、区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住建领域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积极开展创新试点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位于交通巷26号的一栋7层独立建筑正在紧张地施工中。这里曾是一家服装厂房,空置多年。为建立更加完备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2022年6月开始施工,将该厂房改建成为渝中区卫生应急隔离救治中心。
“为了让渝中区卫生应急隔离救治中心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动工,我们在项目正式开始前便进行靠前服务,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对建设环节手续办理的难点进行提前指导,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区住房城市建委建设工程管理科科长王虹鉴介绍,区住房城市建委还充分运用《重庆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的相关政策,将渝中区卫生应急隔离救治中心选址的工业厂房活化利用,转型升级为医疗机构;积极实践消防设计审查告知承诺制,在该项目申报消防设计审查时,当天便为其办理了消防设计审查合格手续,并在法定办理时限7个工作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至3个工作日便完成了施工许可审批。通过优化办理行政审批,为项目建设缩短了大量时间。
“区住房城市建委一系列暖心、周到的服务,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渝中区卫生应急隔离救治中心建设项目改造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加固和二构施工,大家正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完工、投入使用。
为项目工程提供暖心、周到的服务,在渝中不是个例,而是常态。为优化营商环境,渝中率先试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告知承诺制,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实行告知承诺制及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事项的审批时限由法定3个工作日优化为即办件,有效简化了办事流程,节约行政服务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同时,通过建立“一口受理”和部门间的主协办制度,实现主协办部门快速联动服务,建设单位办理竣工联合验收由以前的多个窗口多处跑,简化到一口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成,减少了企业的奔波跑动和办理时限,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共有42个工程建设项目通过联合验收“一口受理”予以办结,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
值得一提的是,区住房城市建委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渝中区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审查工作规程(试行)》,助力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等项目顺利落地实施,成为了我市探索解决城市更新工作的创新示范。
持续巩固工作成效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区住房城市建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明功表示,区住房城市建委将持续巩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成效,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为提升全区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来讲,区住房城市建委将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努力实现行政审批“一次不跑”。按照安排部署,依托渝快办等政务服务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全面改进服务方式,持续提升网上办事比率,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一次都不跑”;进一步优化告知承诺事项办理流程,努力实现行政审批“再提速”。结合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将进一步细化告知承诺审批标准,争取在更多的行政审批事项上应用告知承诺制,形成政府清楚告知、企业自主承诺、责任自行承担的审批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张明功介绍,渝中作为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住房城市建委还将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城市更新项目消防设计规范应用条件,进一步优化简化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与模式。记者姚延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