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区正稳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市民朋友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的同时,别忽视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复工后如何调适心理?烦躁压力怎样应对?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副主任刘建华表示,疫情导致的居家状态会让人们的心理出现一些变化。为此,他总结了一些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市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刘建华建议,为更好地适应上班的节奏,市民们要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三餐规律。提前给头脑充充电,读一读与职业相关的书籍,让长期“放空”的大脑重新思考起来、活跃起来。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和一定的社交。返回工作岗位后,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通过这些“心理健康操”,可以更好地适应复工后的生产生活。
此外,市民可换个角度看待疫情和疫情后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寻找合理的途径宣泄情绪,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及时消除消极情绪。
刘建华表示,无论是奋战在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服务人员,还是被隔离人员、普通民众,一旦发现自己心理、情绪出现波动不安,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倾诉和调适指导,随时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及时获得帮助。
自本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区精神卫生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被隔离人员、普通民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并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市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市民如需心理疏导服务,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心理专家的帮助:
心理援助热线:
13883108191,可直接与心理专家通话。
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热线:
023-63313614,获得心理疏导的援助。记者刘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