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渝事好商量”协商会现场。区政协主席会视察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区政协常委会视察“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情况。区政协组织委员视察城市更新和商圈建设发展情况。区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渝中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区政协主席王志宏关心慰问少年儿童。区政协文史新书首发仪式。
4次常委会议10次主席会议
围绕全区经济建设、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群众关心关切谋良策、厘思路、找路径、促成效。
34次监督性视察
针对“双减”政策落实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轨道交通10号线等“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关键处“监”,在重要时“督”,助推渝中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1245篇社情民意信息
以“小信息”开设民意“直通车”,架起干群“连心桥”,发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作用”。
一串串数字,见证区政协在担当作为中的履职尽责、在助推发展中的凝心聚力,是十五届区政协在开局起步这一关键之年里交出的“成绩单”,将区政协在开创渝中政协事业新局面、促进渝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攀登者”心态、“拼搏者”姿态、“奋斗者”状态具象化。
一年来,区政协坚定政治方向,强化履职担当,深化机关建设,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广泛凝聚共识,在促进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双稳”中积极参政议政,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深化协商监督,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为渝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以“新”赋能服务中心大局
6月24日,区政协将2022年的首场“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现场推进会“搬”进石油路街道,邀请政协委员当起群众“代言人”和急难问题“召集人”,与部门、单位负责人,企业、居民代表一起,围绕石油路地区企业和居民反映较大、情况较为复杂、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商“破题”之策,求“解题”之法,全程没有“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一个月后,区政协趁热打铁,召开“渝事好商量”首场重点协商会,召集渝中职能部门、企业、街道与区政协课题组、政协委员共同围绕渝中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工作“头脑风暴”,协商议事“人气”高涨,群策群力气氛活跃。
……
以“新”赋能,催生发展动能,区政协有思有为,有方有力,协商工作的“触角”延伸得更广、更长就是代表之一。2022年,区政协通过创新“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进一步推动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这一工作经验也得到全市政协系统的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工作先后就有17个区县来渝中专题学习。
区政协的“上新”远不止于此。在民主协商中,构建起每年一次全委会广泛协商,每季度一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每月一次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不定期开展专委会对口协商、界别组特色协商、街道联络委基层协商的“1+4+12+N”多层次协商体系,协商体系更加完善。在民主监督中,又构建起“提案监督+社情民意监督+会议监督+视察监督+专项监督”的政协民主监督体系,监督渠道更加多元。
在实干中干出“巧”,“谋”算一大“功臣”。早在2022年初,区政协就高质量谋划了履职工作,紧扣区党代会报告、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中心工作,制定《区政协2022年重点协商、通报、视察、调研计划》和政协工作要点,并聚焦重点,选择“一核”(第一街)区域内存量产业载体盘活提升等作为切入点,形成协商、调研、通报、视察等56项具体任务清单,并锚定目标推进,开展“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建设情况”等调研视察20次,提出高质量协商建议260余条;围绕“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主题履职活动,开展监督式协商62场次,走访调研企业90余家,委员参与480余人次,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75条;先后组织市区两级政协委员700余人次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和监督性调研视察活动。做到党委政府抓什么、政协就配合抓什么,人民群众关心哪里、监督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使“软监督”发挥“硬作用”。
2022年,区政协以协商民主、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中的实干实效,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和“助手”,同时在战疫情、战旱情中,用“政协力度”全力以赴,助推复工复产“加速度”,稳中求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以“心”聚力广泛凝聚共识
如果说,在推动渝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出谋划策是区政协担当作为的A面;那么,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具体工作中的凝心聚力,则是区政协的B面。
这份同心同德如何促成?功夫在日常。
为铆足发展“一股劲”,区政协在坚持落实区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派界别制度,定期走访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加强合作共事画大“同心圆”的同时,紧扣重大节点,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共画同心圆”主题活动,精心主办“同心喜迎二十大·共话中秋团圆情”茶话会、“歌颂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具有政协传统特色的学习庆祝活动,共同营造讴歌新时代、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
为搭好民心“一座桥”,区政协积极调动政协委员开展对口帮扶和扶危济困,采购巫溪农产品20余万元,连续11年组织200人次委员开展捐资助学,向114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送上爱心助学金60余万元。
为坚定团结“一条心”,区政协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系,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侨眷侨企活动,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问题”对口协商,持续助推全区宗教事务规范化,深化团结、互动、合作的工作格局。
为拧成前进“一根绳”,深挖文史资料,通过编印文史书籍等,以文化人;加强书香政协建设聚气凝神,持续提升政协委员的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让政协委员拥有更多的归属感、荣辱感和责任感,努力在协商议政上建诤言、献良策,在助推发展上当主力、唱主角。
2022年,区政协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起勠力同心、同舟共济的磅礴正能量。
以“辛”促干强化能力担当
俗话说,千锤成利器,百炼成纯钢。只有每一个政协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多有“几把刷子”“几项技能”“几个本领”,政协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对此,区政协盯住“两头”抓实自身建设,强化委员担当,清正廉洁树形象。“一头”为政协机关,区政协增设了社情民意信息中心,对党组议事规则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坚持把业务练兵作为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让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工作质量更有保障。“一头”则为政协委员,在出台《渝中区政协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开展新任政协委员提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培训的同时,制度化安排职能部门通报全区重点工作,邀请委员列席专题座谈会、常委会议等,进一步拓展委员知情明政渠道。
此外,区政协还充分发挥中共党员委员、政协常委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政协委员当好人民政协制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多措并举建强建言献策“主力军”,搭建知情明政“主阵地”,用好履职尽责“排头兵”。
步履铿锵,砥砺前行。前方有路,未来可期。过去一年的履职“答卷”,可谓倾政协之力、展政协之长、尽政协之责。如今,新的号角已吹响,区政协将满怀豪情,接续奋斗,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向前,在打造“同心政协”中铸牢思想政治基础,在打造“有为政协”中践行职责使命担当,在打造“品质政协”中擦亮协商机构品牌,在打造“合作政协”中广泛凝聚共识力量,在打造“活力政协”中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努力实现践行民主有新举措、服务大局有新作为、团结联合有新成效、履职能力有新提高,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渝中发展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文/记者李一
图/区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