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枇杷山 触摸山城史

在文物中探究历史故事 从建筑里见证历史变迁

中共重庆市委枇杷山办公楼旧址。

戴笠公馆内部布置成民国风格。

苏联大使馆旧址。

市民在枇杷山书院阅读。

位于枇杷山公园山顶的红星亭。

即便在“文物遍地”的“母城”渝中,枇杷山一带也算得上文物丰富。

几十年来,枇杷山公园是重庆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公园内外,不少老建筑记录了历史、见证了变迁。这里过往的人物,发生的故事,印证了腐朽政权为何终将衰朽、人民江山为何必然常青。

本期《寻城记》,我们随着一位生长在附近的“老资格”居民、渝中区文管所副所长唐嵩,一起寻访枇杷山的厚重历史,探究历史背后的故事。

从“王园”到公园一处私家宅院的变迁

枇杷山公园,是整个枇杷山的核心区。新中国建立前,这里被称为“王园”。

1950年2月,四川江安县长江边,寒风刺骨。一个仓皇失措的人走投无路,被解放军战士逮个正着,这便是曾任四川省主席的王陵基。在被押往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路上,他或许会想起重庆枇杷山的豪华公馆。

王陵基何许人?在少将、中将“满天飞”的国民党军中,上将军衔却是个“稀罕物”。“老资格”的王陵基,便是陆军上将。王陵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编练新军,后投靠袁世凯,再依附于刘湘。此后多年,王陵基镇压进步人士、屠杀共产党人,震惊中外的“三·三一惨案”,便有此人的参与。

王陵基长期盘踞于重庆,在风景秀丽的枇杷山建造了私家豪宅,时人称之为“王园”。重庆解放后,市委接管这里,作为机关驻地。1955年市委机关搬迁,由市公用局接管辟为公园,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向群众开放。

时过境迁,走在如今的枇杷山公园内,仍然感受到静谧和清幽。

进入公园后不久,便在右侧看见一栋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这便是王陵基公馆旧址。这栋楼面阔35.7米,进深15.6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外墙呈淡黄色,周围大树环绕、竹林掩映,时隔多年,看上去依然“派头”十足。

在公馆旁不远,有一栋红楼十分惹人注意,为二楼一底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403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这也是王陵基公馆的附属建筑。

据资料介绍,当时“王园”共有14座房屋,1座碉堡,周围广植果木,有重兵把守,不仅是王陵基的住所,更是易守难攻的军事堡垒。

“你别看这‘王园’派头十足很唬人,可军阀们内心是惧怕的,他们惧怕人民觉醒,惧怕革命力量,不然谁会在自己家修碉堡呢?”唐嵩说。曾经的碉堡、如今的红星亭,已成为山城有名的观景平台。

融简朴与实用  一栋大楼设计的“巧思”

走出秀美的枇杷山公园,一栋端庄大气、简朴美观的建筑映入眼帘。这栋三层大楼既有显著的苏联式风格,又有浓郁的中国古典设计元素,加上年代久远的质感,彰显着一种穿越时光的美感。

“可别小看了它,当年这可是重庆市委所在地!”唐嵩说,这栋楼便是中共重庆市委办公楼旧址,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兴建的重庆重要公共建筑之一,由著名建筑史学家、师从梁思成先生的陈明达设计,于1951年奠基,1953年建成并交付中共重庆市委办公使用。

据介绍,该建筑由主楼、塔楼、前楼和后楼组成,平面近似“十”字形,立面呈灰白色,楼身线条简洁明快,是西南大区时期的典型建筑风格。“当时重庆解放不久,百废待兴,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指示,大楼设计要‘简朴、实用、美观’,所以有了这样的建筑。”

这栋楼初看给人感觉特别高大、有气势。但仔细看,它的主体建筑其实只有三层楼,这是怎么回事呢?唐嵩解释道,这就是当初设计的“巧思”——在主体建筑不高的情况下,利用山势坡度,凸显其高大,再在大楼入口处铺设数十级阶梯,让建筑有了纵深感,增加了立体性。

望着这栋70年前建成的建筑,记者在现场颇为感慨,感慨藏在建筑设计里的“克制”:作为当时全市的“一号建筑”,它既没有“贪大求洋”,也没有修得“奇奇怪怪”,而是恒念物力维艰,节省人力物力,用于恢复生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楼层,大楼在屋顶样式方面也严控高度,把制高点留给了枇杷山公园,并未破坏城市天际线,这也是一种尊重和善待。

“戴公馆”变“舞台”  一批历史文物的活化

最近每到周末,学历史的“00后”学生李昊,都会到枇杷山“泡”上很久。这里有个枇杷山书院,用他的话来说是“查资料、写论文的宝库”。李昊说的书院,实际上就在中共重庆市委办公楼旧址内。

1955年,西南大区撤销后,中共重庆市委迁往中山四路。按照邓小平、刘伯承同志的意见,原办公楼移交给重庆市博物馆作为陈列大楼使用达半世纪之久,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行政建制变迁和文博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

2008年至2010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该建筑进行了科学修缮,并植入新的功能,使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以保护传承。现在,大楼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办公楼,并对市民开放其书院。

《牟永抗考古文集》《中日两国考古学·古代史论文集》《曾昭燏文集》《中国地方志集成》……走在装潢精致的书院内,记者感受到这里的藏书不仅多,而且“专”。历史学、考古学、地方志、三峡库区文化丛书,在这里占据了主要内容,吸引了不少学者前来查阅。

“文物要保护,文化要传承,也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唐嵩边说边指向一栋不起眼的灰砖小楼,这也是一栋“上了年纪且有故事”的建筑——建于1941年的戴笠神仙洞公馆。作为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在重庆自然是居所众多,这是其中一处。1982年后,这栋建筑被活化利用。

如今,这整栋楼成为沉浸式悬疑话剧《雾起江州》的表演“舞台”。新锐、先锋的艺术形式,让青年戏剧人有了艺术探索的实践基地,更是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前来“零距离”体验。

在戴笠公馆下方,还有一家“考古咖啡馆”,以考古元素为主题,陈列有许多考古学入门书籍,考古文创产品,墙上还挂有兵工铲、铁锹、索降绳等工具,店内咖啡醇香四溢,引来不少背包客“打卡”留念。

见证历史大事

一组有故事的建筑

走出“考古咖啡馆”,仅需过一条马路,便又是一处“有故事的建筑”——李宗仁官邸旧址。

在民国历史上,李宗仁可谓大名鼎鼎。这位新桂系军阀的代表人物,人生经历比较丰富,也比较复杂:他早年心向革命,参加过北伐,参与过反蒋,也积极反共,抗战时,指挥过著名的台儿庄大捷,担任过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最终在1965年返回祖国。

枇杷山的这栋李宗仁官邸,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体量并不大,为二楼一底的仿哥特式砖木结构建筑,通高15米,建筑面积887平方米,占地面积296平方米,青砖作外墙,底层为石材,如今看上去依然古朴大方。

走出李宗仁官邸旧址,往两路口方向不远处,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这便是苏联大使馆旧址。这栋占地面积488.8平方米的建筑,曾是原川军师长曾子唯的官邸。

1938年1月19日,苏联新任驻华大使奥莱斯基等由汉口乘机抵渝,苏联成为第一个将大使馆迁驻重庆的国家,国民政府斥巨资收购私人住宅曾公馆,辟为苏联大使馆。

记者眼前的这栋建筑,如今“隐藏”在一栋栋楼宇中,并不那么显眼。但在抗战时期,这里见证了许多的历史大事件。

唐嵩介绍,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1938年7月,苏联向中国拨付5000万美元的贷款。中国利用这些贷款,从苏联低价购买的武器装备,足以装备20个师,缩小了对日装备差距。

1939年6月13日,中苏再次签订了1.5亿美元的贷款条约。截至1941年,苏联提供给中国的援助与贷款,总计达3亿多美元,是同期英美两国之和的4.5倍。

当年工作在大使馆的人们,在推动苏联空军来华参加对日作战,推动苏联开辟东方第二战场,促使日本投降等方面,都起到过重要作用。这栋坐落在枇杷山的小楼,本身也成为抗战史的一部分,被记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文/记者廖松

图/记者王欢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