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区域行动样本我区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

11月27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共生课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结题鉴定会,在区教师进修学院举行。

会议现场,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记录课题研究历程的短片,共同见证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五年来以“共生课堂”点燃教育活力的行动路径。随后,课题负责人、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宋文君代表课题组作研究报告,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周鸿蜀代表课题组作工作报告。

专家们认为,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设计科学,过程深入,研究方法运用得当,研究成果丰硕,深入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区域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科研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同时,为促进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专家们也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自2012年以来,我区开展了“‘双边联动’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变研训机构“单向度”的职能输出为“双主共生”联动教研、“双边共享”联动培训、“双主共进”联动科研的三大区域研训模式。

为推动这一成果在学校实践中的深化、检验和推广,2018年区教师进修学院提出了“区域推进‘共生课堂’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旨在聚焦区域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深化提升,借助既有的“共生、共享、共进”的“双边联动”行动模式和“自主共生”课堂研究基础,整合科研院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力量,通过系列变革行动,对区域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作进一步的探索,区域整体推进“共生课堂”建设。

五年来,课题组遵循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试点学校教师教学效能及校本教研情况调研报告,探索形成“共生课堂”的理论体系,形成区域推进“共生课堂”的实践路径,建立“共生课堂”教学改进实践模型,创新学科教学工作坊运行机制和方式,探索形成“共生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模式,构建了“四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和研修课程体系。

据了解,“共生课堂”是我区中小学共同追求的课堂理想样态,是秉持“让学习深度进行,让师生真正成长”教学理念,追求“生命自觉、思维共振、深度学习、共同成长”价值取向的课堂。下一步,区教师进修学院将以课题结题为契机,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找着力点,在课程方案转化落地、教学方式变革、学科素养提升、数字赋能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以专业引领服务渝中教育创新发展。

记者 刘侃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