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放包容 创新发展环境 助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建设 我区举行“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发布活动

01604d8c890b532731a6439cb8820b50_p1_b.jpg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 本报资料图片

832bf20012029450bf5cd3ee5a3d272b_p2_b.jpg

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 本报资料图片

12月22日,“服务企业惠民有感——发言人来了”渝中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发布活动举行,打造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环境,助推我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建设。

发布活动上,《渝中区2023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条措施》(以下简称《10条措施》)亮相。同时,我区多个部门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政策支持、审批事项办理、金融服务等话题作了详细介绍。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渝中发布10条措施

本次出台的《10条措施》内容多元、涉及面广,既有政策兑现、监管模式的顶层设计,也有简化流程、提升服务的具体措施,彰显了渝中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同时,也是渝中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的有力举措,将有助于重庆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

下一步,渝中将以《10条措施》为抓手和契机,以更高目标、更高标准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着力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渝中新的更大贡献。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条措施

01在提升惠企政策兑现便利度方面,升级渝中区企业服务线上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站汇聚”“政策匹配一键推送”,让惠企资金快速直达企业。

02在实施标志性引领性“信易+”品牌工程方面,打造“信用+商圈消费”新模式,实现商户信用“码上见”,消费投诉“指尖查”,实现信用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修复”。

03在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新模式方面,建立轻微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并对社会公开,以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执法助力打造营商法治“软环境”。

04在强化新领域新业态新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实施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专项行动,建立全市首批商标品牌指导站,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促进商标运用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05在建立信用修复服务机制方面,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提醒,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开展“黑名单”比对和通报工作,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重建信用。

06在试点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方面,全量、实时、在线归集并监测营商环境各项业务办理手续、时间等数据,实现更加全面、更高层次、更加精准地观察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07在推行“信用承诺+容缺受理”审批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方面,推动更多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容缺受理,拓展实行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范围,从制度层面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08在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方面,推动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就业、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过户同步办理等50项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09在实施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方面,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建设计划选择分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

10在优化市政公用报装申请前置服务方面,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将踏勘、设计、审批、施工等环节前置,实现服务单位用水、用电、用气前置办、主动办。

渝中各部门多措并举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发布活动上,我区多个部门对政策支持、审批事项办理、金融服务等话题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展现渝中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举措成效。

区科技局强化企业服务迭代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

区科技局局长庞静介绍,今年以来,区科技局深入贯彻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着力打造优质创新生态,加快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建设,助力渝中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区科技局不断在服务“企业”上下功夫,培育创新主体,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8家、完成率112%;新增科技型企业255家、完成率256%;新增市级孵化器2家、市级众创空间5家。落实惠企政策,支持115家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政策,金额达1.67亿元;兑现189家企业(科研机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金额达1256.3万元。服务“人才”方面,通过高端平台引才,新增中煤科工、民生实业2个市级博士后工作站,全区累计达到26个。通过国家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重庆软件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等园区,引进中高端人才1500余人。

庞静表示,下一步,将围绕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迭代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快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科创企业提质增量。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扎实做好引才留才育才工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区金融办

拓宽融资渠道助企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区金融办主任蒋学荣介绍,区金融办长期致力于金融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三个优质服务来促进金融业营商环境的提升。首先是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坚持市场化原则,做好融资的信息对接,开展了40多场融资对接行动,量身定做一些特色的金融产品,全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431亿元,稳居全市第二。其次是服务好金融机构,在政务类资源撬动、办公载体更新、金融秩序维护等方面大力支持,在基层治理、教育医疗、车位资源等方面积极协调,在招商信息、峰会论坛、人才培养和金融人才方面积极助力。第三是服务好群众,大力普及金融知识,发挥好成渝金融法院、成渝金融司法中心的作用,保护好群众的金融消费权益。

蒋学荣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推动资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链接银行保险投行等机构,丰富融资资源,重点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同时主动搭建好平台,为有资金需求的各类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

区政务服务办

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提升企业群众幸福感

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刘畅介绍,近年来,区政务服务办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多个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和群众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得到企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

具体来看,区政务服务办打破数据壁垒,释放改革活力,对“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通过归并、数据共享等方式进行精简、优化,企业和群众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一件事一次办”涉及的全部或部分事项。推行共享数据自动调用、个性信息自行填报、申请表单自动生成,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

同时,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将办理结果和实体证照第一时间送达申请人。目前“企业开办”已完成全流程电子证照办理,办理时间从过去的平均34天压缩到1天,办理环节由原来的15个精减为1个,努力促成“零跑腿”“零材料”“网上办”“高效办”。

此外,扩大服务范围,坚持惠民有感,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开设“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窗口,目前“企业开办”“企业变更登记(证照联办)”等60个套餐上线“渝快办”。

刘畅表示,下一步将针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高频事项再深化研究,深化部门之间的协作,深化流程再造、数据赋能,最后形成窗口统一收件预审,不断推出新的“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提升企业和群众幸福感。

区市场监管局

着力打造“渝中·易企办”服务品牌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洁介绍,近年来,渝中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了让各类经营主体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变化,区市场监管局在今年新添一个目标:着力打造“渝中·易企办”服务品牌。

什么是“易企办”?陈洁介绍说,就是通过实施审批改革提标、数字赋能提效、政务服务提质“三项行动”,实现市场准入提速增效。“易企办”有何好处?具体来看,一是提升改革有力度,渝中在全市做到了“三个率先”,即率先探索“证照联办”改革、率先开展集群注册登记、率先继续深化集群注册改革;二是审批有速度,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签字、证照邮寄,推动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税票申领、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一网通办”“半日办结”;三是服务有温度,创新开展“四型四优”市场监管窗口建设,做细做实“助企帮帮团”“帮办代办服务点”等一揽子便民服务措施,今年以来累计为4000余家企业提供7000余件(次)帮办服务。

陈洁表示,下一步将再接再厉,打造最优的准入环境,厚植渝中营商沃土,吸引更多创业者来渝中落地生根,也助力更多的企业在渝中成长壮大、结出硕果。

区法院

将更多诉讼服务事项送到群众“家门口”

区法院副院长朱晓介绍,近年来,区法院对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大力推行“一站通办”“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车通办”,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有力提升市场主体诉讼便利度。

具体来看,区法院优化功能分区,整合服务事项,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功能区域,方便当事人办理各项事务;配备专职导诉员,明确岗位职责,主动为来院人员提供诉讼引导;设置“一窗通办”窗口,实现“一人在岗、事项通办”。其次,明确首办责任,落实闭环管理,健全首办责任制,完善诉讼服务快速响应机制,搭建线上工作平台;明确各环节办理期限,完善受理、派单、答复、反馈、督办、回访、评价等环节工作流程,实现当事人诉求办理闭环运行。同时,坚持科技赋能,优化线上服务,依托“线上+线下”“微信+电话”“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工作机制,保障不同类型当事人“指尖上的选择权”;设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区,自主研发“经纬云端小马”智慧诉讼服务平台,实现诉讼服务触手可得;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试点,推动诉讼事项全面在线办理,有效实现司法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依托“车载便民法庭”和“云上共享法庭”,将更多诉讼服务事项“装上车”“装上网”,送到群众“家门口”。

朱晓表示,构建“一件事一次办”便民诉讼服务体系以来,区法院12368热线接听率99.52%,热线评价满意度99.51%,差评回复率100%。民商事一审案件网上立案率达70%以上,无一案件网上立案超期审核,无一督办事项超期未处理。记者 廖松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