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为期三天的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在解放碑十字金街拉开帷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36个国际机构以及23个省市、210余个咖啡相关品牌联合参展,共同推动咖啡消费、咖啡贸易、咖啡周边等深度融合。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出席并致辞。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圣地亚哥·甘博亚,意大利驻渝总领馆总领事施启帆,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市政府外事办副主任周毅,柬埔寨驻渝总领馆总领事温伟叶,区委副书记邹晓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重庆市委员会副会长杨绪超,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邓光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新军,区政协副主席谢果出席并观展。
本届重庆国际咖啡节以“与世界齐‘啡’”为主题,通过“1+4+3”形式持续“升级”渝中的“咖啡浓香”、独特的消费场景,即1场启动仪式,打造知名咖啡消费体验、国际咖啡贸易对接、咖啡产业链“咖啡+”商品、城市玩咖潮集4大展区,开展2025重庆国际咖啡采洽会、重庆国际咖啡节哥伦比亚主宾国“纪念中国—哥伦比亚建交45周年”特别活动、中国(重庆)咖啡师技能大赛咖啡烘焙赛3个同期活动。
谢东在致辞中指出,从2015年首届渝中咖啡文化节起步,历经十年培育发展,渝中已成为咖啡消费活力区、产业生态聚合场和国际贸易集散地。当前,渝中正充分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核心区等机遇优势,持续放大国际咖啡节平台效应,加快建设咖啡产业创新策源地、示范样板区,全力打造全球咖啡风尚之城。下一步,渝中将锚定“集群化”,打造聚势共生的咖啡产业新高地,聚焦咖啡全产业链,以及设备器具、联名文创等周边产品,完善供需撮合、人才引培、融资对接等服务,推动咖啡产业集聚发展。将锚定“精品化”,培育引领潮流的咖啡消费新风尚,围绕“体验+产业链”,构建“基础、中端、高品”多元矩阵,
支持咖啡品牌融合创新,探索打造“咖啡+展览”“咖啡+文创”“咖啡+国潮”等新场景新业态。将锚定“国际化”,搭建放眼全球的咖啡贸易新平台,立足开放通道优势,链接“一带一路”和东南亚咖啡豆产地资源,探索打造国际咖啡交易中心,鼓励发展咖啡贸易保税展示,带动引入一批涉外机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推动咖啡贸易集聚发展。
彭和良表示,当前,重庆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聚力推进消费提质扩容,统筹开展“爱尚重庆”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充分释放消费市场潜力。近年来,渝中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为引领,持续提升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等地标商圈,不断焕新品质消费载体,培育壮大咖啡茶饮、直播电商、四首经济等新赛道,加快发展次元经济、非标商业等新业态,持续做靓“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全力打造多元消费目的地。希望渝中进一步做靓重庆国际咖啡节IP,“以节为媒”引进更多国际知名咖啡品牌,不断推动“咖啡+”跨界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咖啡贸易新业态,加快构建全链条咖啡产业生态圈,助力全市打造咖啡产业贸易新高地。
周毅表示,咖啡是跨越国界的“世界语言”。作为全球优质咖啡的“黄金产地”,本届咖啡节的主宾国哥伦比亚用百年传承的种植技艺,为我们奉上了各式精品咖啡。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国际消费中心,正以蓬勃的消费市场和开放姿态,为咖啡开拓西南地区、辐射全国提供重要的窗口。希望本届咖啡节,能够让广大市民朋友沉浸式感受咖啡的魅力,也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一杯好咖啡”背后的风土故事与人文情怀。
据悉,作为“中国—哥伦比亚建交45周年”的献礼,哥伦比亚首次以主宾国身份亮相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当地国宝级咖啡品牌Juan Valdez胡安·帝滋、排名第一的高端巧克力品牌Lök巧克力、博恩、MONTAÑAS昂帝山脈、寻他哥伦比亚咖啡等7家品牌组团亮相,更联合重庆国际咖啡节全球首发“山海同醇”冠军礼盒,带来由2024年世界咖啡烘焙大赛冠军烘焙的哥伦比亚橘子硬糖咖啡豆,让两国咖啡文化在味蕾上深度交融对话。
启动仪式现场还发布了“漫品渝中”线路,臻选近30家渝中特色咖啡店铺,精心设计了3条沉浸式打卡线路,邀请广大市民解锁渝中“咖啡密码”。现场,区商务委与亚洲咖啡协会、云南省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就咖啡产业领域合作签约,将在行业交流资源共享、国际展览会议活动、国际市场开拓协作等方面深化合作;重庆云中口口咖啡有限公司与渝缅集团、重庆国展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就咖啡贸易领域合作签约,共同推动构建“重庆—东盟”国际咖啡贸易双向通道、打造“生产—加工—贸易—消费—文化”全产业链。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咖啡节突破传统会展空间,首次提出“城市双地标咖啡长廊”概念,通过700米长的展区贯穿解放碑和洪崖洞两大热门地标区域,串联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云端之眼、天台131等21个核心文旅地标,与“江崖街洞天”的特色消费场景深入融合,将整座渝中半岛化作“沉浸式咖啡馆”。不少市民手持咖啡漫步渝中,在高楼林立间、街角巷陌处“品味”渝中的咖啡基因、城市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