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促“治”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交出新答卷

渝中,拥有常住人口57.63万人。举目远眺,两江奔涌,现代高楼与历史街区并存,都市繁华与城市烟火共融,一幅幅鲜活多姿的城市图景徐徐铺展。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复杂的城市结构、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多元的利益诉求。

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交办的一项重大任务。渝中,这一面积仅为澳门的2/3、人口密度却是澳门的1.25倍的方寸之地,如何以破局者的姿态,交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答卷?

直面时代课题,渝中聚焦数字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着力提升城市整体智治能力、城市综合治理运行效能、城市公共服务质效、城市精神文化气质,倾力绘就“大城智治”新画卷、合力构建“大城共治”新格局、协力打造“大城精治”新样板、聚力共筑“大城善治”新图景。

“大城智治”倾力绘就智慧城市新画卷

“据说,解放碑地下环道进去后导航常常‘失效’,是真的吗?”近年来,经常有网友好奇地问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2024年,解放碑地下环道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北斗”室内高精定位系统,可实现车道级、连续稳定无感切换的导航体验。如今,该路段驶入车辆同比增加24%,驶出车辆同比增加17%,有效减轻了地面通行压力。

数字赋能的“治理密码”,落脚于民生改善这一关键之处。而解放碑地下环道的“5G+北斗”定位导航,只是沧海一粟。渝中还先后实现直管、无主化粪池以及150座老旧小区化粪池的实时检测、及时预警、自动抽排;实现直管51座桥梁、13座隧道物联感知,101座桥隧设施视频感知,桥隧设施智慧感知覆盖率达100%;建立“空气预警—道路保洁”联动响应机制,2024年“道路洁净度”考核全市第1。

变治理为“智理”。渝中稳扎稳打将数字技术用于区域社会治理全方面、全过程、全环节,一步步为城市治理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不仅需与时俱进,使用数字化思维、现代化手段,推动治理技术迭代升级。”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任陈大斌介绍,“还需着眼长远,发挥全域扁平化管理优势,加快构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治理、聚势赋能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机制,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渝中还通过区街两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体化运行,实现区委、区政府值班室,区城市治理办,区大数据发展局与区治理中心一体调度、统筹运行,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的治理闭环工作体系持续完善。

“大城共治”

合力构建韧性城市新样板

渝中,作为重庆唯一获评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中心城区。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网约房这一新兴住宿业态,日益火爆。

如何破解网约房房源良莠不齐、行业规范缺失、矛盾纠纷高发、存在治安隐患等难题?渝中在全国率先以政府名义出台《重庆市渝中区网约房管理工作试行办法》,明确公安作为网约房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细化商务、市场监管、住建、消防、文旅、卫健等各方的监管职责,规范网约房经营主体、网约房平台公司的准入标准和行业责任,并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一房一码”动态积分管理机制,规范网约房线上报备、复核、赋码、监管、退出等全流程机制。

同时,渝中还聚焦从“被动反应”到“主动预防”,构建政府端、经营端、行业端多跨协同治理网络,推动涉网约房隐患问题处置在萌芽、矛盾纠纷化解在早期。2024年以来,网约房智慧监管应用有效预警5826条,消除治安风险2346个,全区涉网约房警情数量同比下降33.8%。

从“九龙治水”到一个场景协同治理服务。“网约房管理一件事”实现了社会治安防控效能的跃升,也为中心城区的“大综合一体化”治理实施提供了渝中范本。

当前,渝中正加快重塑“大综合一体化”体制机制,通过强化事项多跨协同、空间立体治理,实现行政执法、水环境治理、路桥隧设施、危岩地灾风险防控等领域一体化治理,让城市运行在各类风险情况下高效管控、极端情况下安全可控。

“大城精治”

协力打造宜居宜业新格局

“官司还在进行,但我儿子治病需要钱,等不起,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2024年8月21日,“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现场,居民黄某的母亲眼含热泪,向律师阳坤艳讲述了黄某因高空作业时致伤残一级、下肢完全瘫痪,却得不到赔偿的遭遇。得知情况后,法官胡鑫、检察官陈妍、社区民警李红荣、律师阳坤艳等工作人员现场支招、全力帮助。最终,黄某获赔172万元,家庭困难得到缓解。

2024年3月20日,渝中创设“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组织专业力量,到居民“家门口”联合办公,以网格“穿针”为居民排忧解难,彰显出新时代下超大城市治理的温度、速度和精度。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办理群众问题事项2987件,办结率99.06%。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面对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这一课题,渝中紧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一方面创新探索基层治理网格化运行模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另一方面吸纳更多新兴力量,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民兵,作为又一“新鲜血液”,参与到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工作中。

结对帮扶解决养老托幼难题;积极参与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治安巡逻防控、岸线植被保护等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夏季连晴高温及汛期安全生产、中小学校(幼儿园)护学行动等专项任务……民兵的身影活跃在超大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积极拓展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的新场景、新领域、新内涵。

如今,渝中以“绣花针”功夫精心雕琢民生保障的细节脉络,确保网格内的行政力量、自治力量、专业力量及新生力量充分整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大城善治”

聚力共筑文明城市新图景

平行的山、激荡的水、立体的城——这些是渝中,但又不是完整的渝中。

古巴渝的根、老山城的魂、新重庆的韵……这是重庆人心中的“母城”,也是这座城市鲜明的文化符号。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离不开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滋养。“母城”渝中,坚持以文脉浸润人心,聚焦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通过改进创新、系统重塑、数智赋能,持续推动人文之美向人文之治转变,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贡献文明力量。

榜样引领,让点点星火汇聚成光,引领和鼓舞更多人向上向善——

2024年以来,渝中成功推选以杨兴安、罗庆华、廖泽萌为代表的“中国好人”等全国先进典型11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最美重庆人”等市级先进典型16组,依托央视、华龙网、渝中发布等媒体平台,发布事迹报道、深度访谈等稿件300余条。同时,依托榜样力量,在医疗卫生、政法战线、守“未”育人等领域启动建设了一批“榜样工作室”,实现“大爱之行”惠及千家万户。

漫步山城,随处可见一处处精巧的公共文化空间嵌入城市更新肌理——

区委宣传部通过“地毯式”摸排,梳理出11个街道的居民集中点位,围绕不文明行为10件“小案小事”治理等内容,打造一批“文明有范儿”示范治理空间,推动形成“场景驱动—价值内化—行为自觉”文明建设范式,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细数回望,一项项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开展弘扬重庆城市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打造“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培育“渝善渝美”志愿服务品牌,组织“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文化活动,提升民呼我为“12345”等政务服务水平……渝中聚焦城市文明建设,以无数个侧面、无数条脉络、无数种姿态,刻画出一座城市最真实、最丰富、最生动的精神气质。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渝中正踏着时代机遇的“春风”“长靴”阔步:以智慧治理与精细服务,构建“城市生命体”的韧性基底;聚焦提升市民和企业“幸福指数”,探索产城人协调发展新型治理范式;围绕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安全城区,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的“渝中样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