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绘本讲解、机器人手工组装、雕版印刷体验……4月25日至26日,大田湾贺龙广场变身“书香海洋”,渝中区第一届全民悦读季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在这里举行,丰富的文化市集,将“人文渝中”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欣赏、体验。
五大专题活动深化文化浸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明传承的桥梁。”区图书馆馆长吴添表示,希望以书为媒,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与多元场景,让阅读破圈生长,让文化润物无声。
为此,本次活动构建起“1+5+N”的活动体,以启动仪式为开端,推出惠民演出等五大专题活动和众多单位、企业参与的沉浸式文化市集。
其中,五大专题活动依托主舞台开展,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在惠民演出与“乐响渝中”文艺表演中,区文化馆以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生动演绎巴渝文化魅力;亲子绘本《丁婆婆奇遇历险记》与“机械王国历险”科学实践活动,则通过“阅读+探索”模式,激发青少年求知热情;而“我在山城修文物”沉浸式体验,让市民化身“文物修复师”,在互动中感悟历史文脉,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婆婆别走!留下当晚餐……”4月26日上午,记者在亲子绘本《丁婆婆奇遇历险记》活动现场看到,来自重庆悠贝亲子图书馆的志愿者将丁婆婆运用智慧突破狼、熊、虎包围的故事讲得格外生动,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讲得太好了,尤其是模仿动物的样子,很形象,特别吸引人。”特意带着孙女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姚女士对活动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喜欢阅读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回去以后,她也将学习这种绘声绘色的讲解方法,引导孙女阅读。
当天下午的“机械工业王国历险记”同样备受欢迎。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们组装机器人,并观察“齿轮宝宝带着爸爸跑”“齿轮爸爸带着宝宝跑”的快慢,认识加速与减速装置,探寻物理力学魅力。
文化市集打造多元体验空间
文化市集分布在主舞台的两侧,以“看书、购书、玩书、品书”为主线,分为书香悦读、书香惠民、书香乐创、书香食韵四大主题专区,构建起一个个可看、可购、可玩、可品的立体文化场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书香悦读区以露营式阅读空间营造“城市绿洲”,市民、游客可以在自然氛围中静享阅读乐趣;书香惠民区则通过智慧借阅服务、古籍展示及“盲盒书袋”惠民活动,展示文化资源普惠共享;书香乐创区则融合雕版印刷、绘本DIY及非遗文创展销,市民、游客在参观、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魅力;书香食韵区则以“书页能量站”为主题,将咖啡、茶饮与书籍结合,向市民、游客展示“阅读即生活”的现代理念。
其中,由“红领巾”参与推广的渝中区德精小学展台格外醒目。“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其中一名“红领巾”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打造了“一米行走,分段式场景阅读”,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小朋友提供不同的阅读方案,这种方式很棒,也希望推荐给其他小朋友。
为增强市民参与感,各参展单位、商家还纷纷推出猜字谜送好礼、关注公众号送文创产品等系列活动,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以书为媒深化人文渝中建设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两路口街道共同主办,区图书馆、区文化馆承办。
“以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为路径,通过整合文旅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品牌联动,构建覆盖全域的阅读生态网络,实现文化惠民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是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李真真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以书香浸润市民生活,更以文化之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彰显出“人文渝中”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
面向未来,渝中将紧扣“书香渝中”品牌建设目标,推动阅读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智慧化升级,通过优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速数字阅读场景应用、联动社会力量完善文化供给体系,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底色,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文渝中”提供强劲引擎,助力重庆文化强市建设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