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网约房智慧监管改革 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日前,市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表扬“2024年度数字重庆建设优秀成果”的通报》,对全市40个“数字重庆建设优秀成果”予以通报表扬。其中,金奖10个、银奖15个、铜奖15个。渝中“法治·网约房管理一件事”获得金奖,是唯一一个区县独立开发获金奖的应用。

渝中辖区面积仅20.08平方公里,网约房数量达1.6万余间,主要分布在景区周边、江景公寓、住宅小区等区域。为此,渝中依托数字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以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网约房管理为切口,探索打造“网约房管理一件事”,实现网约房的“智慧管、安心住、舒心享”。

加大“统”的力度

创新“一套机制”管规范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渝中旅游资源富集,辖区内有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门等热门景区景点。仅今年春节假期,渝中就接待游客1036.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1%,网约房行业也随之红火起来。

如何全面加强网约房的安全管理?

渝中针对网约房“市场秩序混乱、质量参差不齐”,网约房管理“缺乏上位法支撑、无行政审批权限”等难题,在全国率先以政府名义出台《重庆市渝中区网约房管理工作试行办法》,按照“定权限、定标准、定责任”三方面思路,创新生成网约房管理办法——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履责”协同联动工作格局,细化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36项具体分工,厘清各单位职能定位、职责内容、工作重点,推动网约房管理职责边界清晰;采取报备方式规范准入条件,建立网约房线上报备4项程序、7项标准,明确临时构筑物、危险房屋等7类禁止经营网约房情形,确保网约房合规;建立网约房经营者、网约房平台公司、网约房住宿人员“三类”主体责任体系,明确18类违法行为、29项具体处置责任。

“截至目前,全区已在线上发放房源码1.3万余个,实现了网约房管理底数清晰。”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运用“数”的手段

实现“一个平台”管全程

作为新兴住宿业态,网约房近年来日益火爆,令人喜忧参半——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房源、接受预订、提供住宿服务的网约房,分布在网红景点周边公寓、居民楼里,可以在线选房,双方无需见面,通过密码即可开锁入住;同时,网约房也存在房源良莠不齐、行业规范缺失等问题,矛盾纠纷高发,存在治安隐患。

为此,渝中依托数字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以“网约‘房—防’险阵”模型为核心点,构建起“报备赋码+以码控房+以房管人+服务监管”的网约房管理模式。

创新“一个房源码”,依托房源码与互联网OTA平台商家协作,将其作为网约房上架发布“必要条件”,强制“房源码”认证匹配,以“码”统房,实现自动校对网约房房源。

联网“一把智能锁”,瞄准住客开门入住这一关键环节,设定实名登记认证→自主开锁入住,变网约房“一方登记”为“双向校对”,实现自动核实人员信息。(下转2版)  (上接1版)

建立“一个风险库”,构建数智预警模型矩阵,涵盖多类风险管控场景,实现风险信息“一屏展示、智能预警”。

生成“一张交办单”,汇集数字重庆“渝快办”“渝快政”住客投诉、监管问题线索等数据,自动生成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退费纠纷、公共卫生等高频风险字段,实现风险处置“更好”。

2024年以来,网约房智慧监管应用有效预警5826条,消除治安风险2346个,全区涉网约房警情数量同比下降33.8%。

做好“治”的文章

构建“一张网络”管协同

“小区里的网约房数量多,来往的游客也多,相比之前,明显感觉网约房经营管理更规范了,居民们与网约房经营者之间的纠纷也少了。”熊猫公馆居民侯女士告诉记者。

从“被动反应”到“主动预防”,渝中构建政府端、经营端、行业端多跨协同治理网络,推动涉网约房隐患问题处置在萌芽、矛盾纠纷化解在早期;出台《重庆市渝中区网约房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施方案》,明确22个单位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监管协同,通过“网约‘房—防’险阵”模型矩阵直通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快速流转处置;出台《重庆市渝中区网约房综合评价工作办法》,动态调整网约房房源平台推荐评分,实行红色强制下架,推动网约房管理者不断提升服务、规范经营;积极引导经营者成立网约房自治组织,制定行业自治公约,加强行业内部协调管理和培训,实现经营者素质和服务水平、行业经营规范性和诚信度、住客权益和安全保障水平“三提高”。

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在不断规范管理的同时,渝中还将通过数字化手段积极带动新业态发展,依托“畅住助手”小程序为住客开发、推送个性化吃喝玩游购娱服务信息,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引流赋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