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渝中双拥“金字招牌” 书写军民团结时代新篇

  “今天路过一家咖啡馆,喝了一杯黑芝麻拿铁,很有特色。关键是对退役军人还有折扣。点赞!”日前,渝中退役军人胡鑫发布的一条朋友圈信息,立即获得许多好友点赞。

胡鑫口中的咖啡馆正是位于和平路的万物咖啡,2024年12月初正式开业。作为渝中区“爱国拥军联盟”成员单位之一,店里对现役、退役军人均有优惠。

“这是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总是全额付款后,才顺便向店员提及自己的军人身份。”店长涂奕萩忆及此,嘴角上扬,看起来颇为得意,“但我们也有‘对策’,店里的收款系统可通过操作,直接将优惠金额返还至付款手机上。”

同时,军人们还恪守原则,他们总是变着法子,为小店增添人气,“有的热情帮忙拍照宣传,有的掏钱请亲朋好友喝,还有很多人则成了店里的常客。”涂奕萩说。

胡鑫,也是这家小店的熟客之一。4月30日,胡鑫通过微信,给涂奕萩留言:“正是你们的有心之举,让退役军人感受到被尊敬,被温暖。”

城市点滴体现“拥军温度”

时间回到2022年7月18日,渝中为首批23家企业和商户授予“渝中区爱国拥军企业(商户)”牌匾,并吸纳100余家社会单位,立足自身特色,推出一系列拥军惠军举措。这也是渝中“爱国拥军联盟”的发展雏形。

“拥军优属不仅靠政府和部队,还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餐饮店推出“军人特惠餐”“退役军人专属折扣”,用美食传递敬意;超市、医院、银行等场所设立“军人军属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在小区公告栏、商场电子屏展示立功军人的事迹,让英雄的故事走进寻常百姓家;还有社区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提供买菜、送药等生活服务……从清晨一碗小面的优惠,到城市中时时处处的致敬,渝中通过持续赋予社会化拥军工作新形式、新内涵,让“拥军优属”融入城市生活的点滴。

截至2025年初,渝中“爱国拥军联盟”已有近300家社会单位,构建起涵盖购物、医疗、住房、养老、就业、文化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以及餐饮、住宿、理发等领域的服务保障体系。

目前,渝中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拥军新模式,探索开发渝中社会化拥军数字平台——“渝拥惠”小程序。“一方面,平台汇集近300家社会单位,以及面向现役、退役军人的优待服务、地理位置等信息;另一方面,还整合政府资源,提供最新政策发布与查询功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渝中建立起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区级部门和驻区部队“一把手”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依托92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设立拥军服务站点,同时探索吸纳近300家社会单位成立渝中区爱国拥军联盟,进一步健全区、街道、社区、社会单位四级联动组织体系。

“忠诚为民”彰显子弟兵本色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当大家享受节日的悠闲与欢乐时,有一群人却身着戎装,始终坚守一线,守护渝中城市平安。

5月5日上午11点,驻区某武警中队的武警官兵身着整齐军装,迈着坚定步伐,穿梭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周边,守卫城市平安。

“见到群众的笑容,我们的付出就值得。”中队长王健介绍,一直以来,武警官兵在渝中各大商圈、热门景区、主要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全年无休开展巡逻防控工作,“针对春节、(下转2版)  (上接1版)国庆等节假日或重要活动现场,我们值守的人员会更多,时间也更长”。

“母城”渝中,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承载红色基因的英雄城市。一直以来,渝中的驻区部队以“驻一方热土、保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群众”的初心使命,深刻践行“人民军队为人民”的铿锵承诺。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先后组织近3000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承担洪峰过境抗洪抢险和人员密集场所军警民联防联治、巡防巡查等急难险重任务,协助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近400次。

聚力军民融合发展。先后派出12支医疗队为15家地方单位提供医疗科研服务,围绕“环重医创新创业生态圈”共同推出科研项目20余个,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开展助学兴教活动。32名官兵担任驻地中小学国防教育辅导员,开展军训、国防教育专题课60余次。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组织专家赴黔江、秀山、彭水等地开展“医疗帮带活动”“红色军医送健康”等主题义诊活动,先后免费医治病患2000余人。

“浸润宣教”赓续鱼水深情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就把生命交给了党”“祖国挑选了我,党挑选了我,我有什么理由不奉献终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区融媒体中心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摄制的微纪录片《永恒的记忆》,挖掘10位从战火中走来的渝中老英雄,讲述着烽火硝烟中舍生忘死的峥嵘岁月,用一次次战斗与奉献的亲历,展现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和时代风采。

“讲好退役军人故事,赓续红色传承,引领退役军人不忘初心跟党走,吸引更多优秀青年积极投身军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榜样争当先锋,为渝中双拥文化赋予了新的底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渝中立足“母城”资源禀赋,坚持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相结合,不断拓展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涵养爱党爱国爱军社会风尚,赓续着军民鱼水情深的优良传统。

以“红色三岩”为主线,串联辖区30余处国防双拥教育研学点位;组建“崇军尚武·戎耀渝中”宣讲团,开展全域宣教活动1000余场次;拍摄制作《周恩来在渝中》《永恒的记忆》等微纪录片,创作《黄桷树下军旅情》等文艺作品12部;编撰《渝中区烈士英名录》,实施8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提档升级和保护利用……一系列的浸润式宣教,强化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营造出崇军拥军的浓厚氛围。

打造“红色三岩”主题旅游线路,串联起重庆红岩村、曾家岩周公馆、虎头岩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等革命遗址群;聚焦城市重要干道、公园广场以及大型商圈,张贴“强化国防教育 振奋民族精神”等主题宣传海报、标语;在各大公共服务区域,进行“军人依法优先”“军车免费停放”等优先优惠书面提醒……渝中将全民国防教育融入生活实景,让国防观念和爱军拥军意识不断植入全民思想、转化为全民行动。

初心如磐、众志成城。渝中,深刻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形势任务,坚持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合力,继续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传承和弘扬双拥优良传统,谱写新时代渝中双拥的新篇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