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栏,单条报道渝中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楼宇企业密集,企业办事慢、多头跑等问题,探索推广一站式对企服务模式,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已推进解决企业难题210余个,切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确保入脑入心
推动作风建设向“新”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渝中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作风建设不断向“新”。
《渝中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点工作五色施工图》第一时间精准出炉,直观呈现“干什么、怎么干”的工作路径,做到任务要求“一表清”,有效形成一体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渝中坚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把破和立统一起来,推动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打造锤炼党性的“熔炉”、抵御腐蚀的“防火墙”。坚持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读书班专题学、党支部研学、结合教育培训集中学、用好红色资源现场学、线上线下自主学等“六学联动”方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作风建设融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之中,让群众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同时,盯紧问题细查严改,对照“2个问题清单”,用好“八张问题清单”、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途径全面检视梳理,既找共性问题也找个性问题,既查作风问题也查思想问题,建立查摆问题清单,谋划开展集中整治,推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正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突出实干实效
助力制度系统革新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渝中实践的重要支撑。渝中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抓在经常实践,以实干为先的担当攻坚克难,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地见效,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全方位推动渝中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针对企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不动产权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周期长、时间成本高问题,渝中联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运用“一码”打通土地全生命周期数据流,串联规划、供应、许可、登记等全要素全流程,充分利用分期缴纳土地价款时间差,对行政审批和服务进行“瘦身健体”,推动内部流程再优化、再缩减,通过“一测多用”“一单受理”“一次跑动”“一日办结”等举措,跑出项目服务“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加速度,大幅压缩办证时间,提速项目工期,推动住宅项目“国昕九山·见山台”成为全市首个通过“一码管地”实现“三证同领”住宅用地项目。
楼宇经济是渝中发展的一大特色,对此,渝中打造楼宇服务中心,实施政务服务进楼宇工程,
搭建“商代表+楼小二”企业服务平台,选派懂市场、懂产业、懂企业、懂企业家的服务专员,为楼宇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注册落地、企业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商事服务,在362栋商业商务楼宇全覆盖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确保每一栋楼都有专属的“政府管家”,实现“楼事楼办”“楼事楼管”。在此基础上,渝中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广揽专家“智囊团”,落户渝中区互联网行业协会等专业学会协会14家,储备行业科技专家17名,从技术路线帮助人才把脉定向;建强职业“陪跑团”,全力培育职业经理人、技术经纪人、投资经理人等“关键人物”19名,提供项目申报、投融资等创新创业服务,让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引入专业“后援团”,联动产业园区专业服务机构,签约金融、审计、会计、法务、知识产权代理、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8类22家专业服务机构轮值驻点办公,持续做优创新创业服务业态。
坚持开门教育
提升服务温度
在担当作为中下真功,在服务群众中见实效。渝中坚持开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摸清群众急难愁盼,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让群众可感可及。
群众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渝中创新“民生微实事”办理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开门教育·周四见”群众意见征求活动,广泛收集群众所需所盼,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今年5月,大坪街道马家堡社区在收到社区居民关于“长江二路171号路段未设置无障碍通道,存在安全隐患且极不方便”的意见后,立即组织三方现场勘查,结合道路坡度、人流量及居民实际需求,制定增设无障碍通道方案,并协调施工力量,采取铺设防滑斜坡、拓宽路口衔接处等措施,用心用力把实事办好。
为将优质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区委政法委牵头会同政法单位、信访、消防、法学会等成员单位,推动以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为主体的政法力量下沉社区网格,在定期开展“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的同时,针对矛盾纠纷易多发的小区、市场,设立最小调解单元,开展日常轮值接待,推动送法进校园、进园区、进楼宇、进社区。
聚焦基层医疗领域突出问题,区卫生健康委深入推进风腐同查,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聚焦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规范医疗收费秩序,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为了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各街道也使出浑身解数。两路口街道按照“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的原则牵头开展枇杷山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片区公共环境,营造舒心居住环境,让“高龄小区”变“宜居小区”;上清寺街道将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实时更新电梯加装情况,将居民“出行难”的诉求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化龙桥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老旧社区整治,精心规划城市“金角银边”,以“绣花功夫”推进适儿化改造,打造更加友好的“一米视角”,既拓展了儿童游玩休憩空间,又有效提升城市品质,展现了儿童友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向奔赴”……
从街巷到楼宇,从企业到小区,渝中坚持开门教育,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学习教育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