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四女杰”游曦:革命军队中的巾帼英雄 用青春热血谱写不朽壮歌

游曦

在重庆历史名人纪念馆,有一位女子塑像,手举手枪,侧身抗敌,眼神坚毅。

她就是出生于四川巴县(今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重庆妇女运动先驱游曦。塑像的样子,仿若她牺牲之前的高呼:“同志们,只要有一个人活着,就要高举起这面革命的红旗!就要为保卫新诞生的广州公社决死战斗!”

学生运动的勇敢战士

“在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中,游曦率领女兵班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在英勇拼杀中壮烈牺牲。那时的她,才19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到来之际,区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科科长张辉向记者谈起这位年轻的巾帼英雄时说,她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战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中的女英雄,和“神枪手”胡筠、民族英雄赵一曼、少将胡兰畦一起被誉为“黄埔四女杰”。

张辉介绍,游曦,原名游传玉,1908年出生于四川巴县(今重庆市渝中区)大阳沟鲁祖庙街一个贫苦家庭。1921年,她进入收费低廉的太阳山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和同学童毓英关系要好。1923年初,童毓英的哥哥童庸生在重庆宣传马克思主义。此时,她改名游曦,表示自己要像清晨初升的太阳,走向灿烂光明的前程。同年夏天,经童庸生介绍,游曦进入省立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宣传家、青年运动卓越领导人萧楚女来到二女师任教。游曦进校后被新环境的进步氛围和萧楚女的教学、演讲所吸引。在萧楚女的教育和引导下,游曦的思想开启了一个新的境界,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据史料记载,在重庆地区学生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中,游曦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她和同学组成抵制日货宣传队,在市区群众聚集处登台演讲,愤怒控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血腥事实、反动军阀卖身投靠帝国主义的种种罪行……凭借出众表现,游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受到反动封建势力的忌恨,被学校借故开除,被迫离开二女师,后被组织安排进入中法学校学习。

妇女运动的革命先驱

中法学校是一所培养革命骨干的学校,游曦进校后不久,即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任中法学校党支部委员、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书记,并担负学生会和重庆市学联的工作。

1926年初,中共重庆地委成立后,党交给她筹建市妇联、组织开展重庆地区妇运工作的任务。据资料记载,4月1日,游曦在巴县图书馆主持召开各界妇女代表300余人参加的“重庆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为第一届重庆市妇联宣传部主任。4月26日,新成立的重庆市妇联致电广州国民政府,要求出师北伐。5月2日,重庆市妇联发起追悼北京“三一八”惨案死难女烈士的悼念活动,并出版追悼大会特刊……

张辉告诉记者,经过半年的组织发动,重庆丝业女工工会于1926年11月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游曦还代表女工工会发表了《重庆丝业女工工会宣言》,把重庆的妇女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血洒羊城的巾帼英雄

1926年12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到四川、重庆招生,游曦立即和同学前往报考。经过严格审查和考试,游曦最终成为了300多名被录取的川籍学生之一,也是其中仅有的30名川籍女学生之一。

“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相继爆发,革命形势急剧恶化,白色恐怖笼罩。”张辉说,千钧一发之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共产党员叶剑英利用军阀争兵权的矛盾,将军校改编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赴南昌加入起义部队。1927年9月,教导团跟随大部队到达广州。

1927年12月11日凌晨,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叶剑英领导的教导团是广州起义的主力军,而游曦在教导团中担任唯一一个女兵班的班长。教导团在工人赤卫队和市郊农民武装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广州市区的绝大部分地区,并建立了广州工农民主政府——广州公社。

广州公社的成立,引起了国内外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从12月12日起,国民党反动派在英、日等帝国主义支持下进行疯狂反扑,把主要攻击目标对准教导团守卫的长堤、观音山及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游曦的女兵班接到命令,立即赶到长堤,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12月13日,国民党军队在英、日等帝国主义军舰和陆战队的配合下,登上珠江北岸并占领观音山,广州市区已失去屏障。这时,起义军主力部队已撤离市区,来不及撤退的教导团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坚守街垒与敌人浴血奋战。游曦率领的女兵班,与起义指挥部失去联系,顽强地坚守在长堤的一个街垒上。在弹尽粮绝的危急情况下,游曦率领女兵班战士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