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洞内沸腾的火锅,呈现舌尖与岩壁的奇妙共鸣。
市民、游客参观十八梯大隧道遗址。
建在防空洞里的桂花园加油站。
市民、游客漫步防空洞酒窖,邂逅陈酿与历史的双重醇香。
李子坝防空洞驿站。
市民、游客在防空洞驿站静享山城“地下慢生活”。
防空洞内沸腾的火锅,呈现舌尖与岩壁的奇妙共鸣。
市民、游客参观十八梯大隧道遗址。
建在防空洞里的桂花园加油站。
市民、游客漫步防空洞酒窖,邂逅陈酿与历史的双重醇香。
李子坝防空洞驿站。
市民、游客在防空洞驿站静享山城“地下慢生活”。
山城防空洞,滋味万千种。
这味酸苦,因为它藏着惨痛历史。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对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重庆人一锤一凿开山挖洞,大量建造防空洞,将其作为当时最有效的避难所。1941年6月5日晚,侵华日军出动24架飞机分三批轮番轰炸重庆长达5个多小时,导致十八梯、演武厅(现磁器街)和石灰市防空隧道发生避难者窒息践踏伤亡惨案,史称“六五”隧道惨案。
84年过去了,“愈炸愈强”的精神在山城儿女的血液中流淌,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代代相传。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无声诉说着山城人民遭受的空袭灾难和进行的不屈斗争,每年这天的防空警报,也一声一声警醒、教育、激励山城儿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这味也火辣,因为它盛着山城性格。
一锅沸腾的“九宫格”,用火烧锅,以汤导热,煮涮食物。重庆人从明末清初的江畔码头,吃到了现代的“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成为生活日常、城市名片、饮食文化。
市民数日不吃会“想念”,游客如若不吃那等于“白来”。而在防空洞里吃火锅,一来自带清凉属性,二来也可感受山城的魔幻与烟火,消费体验可谓妙哉。荤与素、生与熟、辣与甜、嫩脆与绵烂“万物皆可烫”,红油锅中盛的不仅是重庆人的豪爽个性,更盛着包容共生的处世哲学。
包容共生之味,也不止“火辣”一味。洞中有Caver酒吧制造的酒香味、有桂花园加油站注入的汽油味、有洞见山城巴渝文化艺术体验空间带来的艺术味……每一味,都为防空洞在今生的蜕变创新一种叙事方式。
这味还有着甜,因为它让人闲适安逸。
利用防空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将部分防空洞作为人防工程纳凉点,为市民免费提供休闲纳凉服务,助推市民绿色低碳生活。
解放碑地下环道也利用部分防空洞,实现“一环七射多连通”的交通布局,让区域“进得来、停得下、出得去、行得畅”,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
山城的防空洞,从旧时的“庇护所”,到今日的“百变侠”,数十年与城市同发展,成为重庆的历史记忆、城市符号,更是每个重庆人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洞,见人、见城、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