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渝中区促进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算力政策》),旨在加快建成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夯实渝中算力基础设施,加快算力应用推广,推动算力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助推渝中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算力政策》拟定加大算力供给项目扶持力度、鼓励算力技术攻关、建立算力消纳补贴机制、推进算力赋能“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4条政策,并提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吸引和培育算力相关企业50家,形成国家、市级重大科研成果3项以上,算力产业全市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加大算力供给项目扶持力度方面,支持企业在渝中自主投资建设先进算力基础设施、算力调度和运营等算力供给平台项目。根据项目的投资规模、就业贡献、营收规模、服务企业数量、算力资源规模等,经综合评定后给予一次性不超过200万元的扶持。
鼓励算力技术攻关方面,支持企业开展算力关键技术研究,承接国家级、市级重点研发任务,加速形成重大科研成果。对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按国家、市级实际到账资助经费的10%给予资助,扶持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荣誉或承担国家级试点任务的国产化算力项目,经综合评定后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扶持。
建立算力资源消纳补贴机制方面,支持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使用经认定的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提供的智算、超算算力资源用于人工智能研发、大数据分析、大模型开发等创新领域,根据其营收规模、投资规模、就业贡献等,经综合评定后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扶持。
推进算力赋能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渝中“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使用算力资源,在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三大生活性服务业、现代建筑业及新兴产业集群方向打造“AI+”创新应用场景。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先行先试,建立“AI+”技术应用场景项目库,对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应用项目,经综合评定后给予扶持。
区大数据发展局负责人表示,《算力政策》将助推渝中加快打造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加速融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布局,建成自主可控、多联互通、绿色安全的能源算力基础设施,丰富拓展算力高效协同应用场景,着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能源与新型算力联动的西部算力创新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