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初,在讨论全年人大监督议题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焕伦提出,要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就要统筹把握新时代人大监督的方向、方式、资源和绩效,让人大监督真正长出“牙齿”,牢牢咬合“选题—实施—评价”工作链条的各个环节,推动人大监督更加有的放矢、有力有效。
历时5个半天时间,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领委室研究讨论,按照“少而精、重实效”的原则,确定43个监督议题纳入常委会年度监督重点实施监督。
选题:以“小切口”谋“新突破”
翻开《渝中区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聚焦“党委有要求、政府正在做、群众有呼声”的重要事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区人大常委会确定选题的鲜明特色。
例如,围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和世界知名商圈建设重大战略,区人大常委会选择了解放碑地下环道调研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7月2日,在关于“解放碑地下环道通行效率提升”的调研座谈会上,现场刮起了“头脑风暴”。
“导航功能的限制,是制约环道充分发挥‘过路作用’的牛鼻子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目前环道主要入口周边的引导牌数量较少,引导标识离入口太近,不利于驾驶员提前观察判断,容易错过入口,建议在入口前设置连续的引导标牌。”“在解放碑商圈工作、生活的众多人群对环道不知晓、不熟悉,可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精准宣传!”……
会上,市、区人大代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环道运营单位负责人,以及街道工委、商圈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展开充分讨论,参会的人大代表直面问题,各抒己见。不少人的笔记本上记录得密密麻麻,现场气氛热烈而务实。
会前会后,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推动调整、新增国贸绕行段等标志标牌40处,连通环球金融中心地下车库、总体连通率提升至68%。
同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也是区人大常委会一贯坚持的原则。2025年以来,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人大“531”预算审查监督机制改革,区人大常委会选定长滨路及“两江四岸”建成区维护专项、大坪正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等3个重点投资项目开展绩效测评,开展零基预算框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金成本预算分析。
围绕健全财经监督制度,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通报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开展计划及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预算调整、债务管理监督。
围绕法治渝中建设,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专题调研区“两院”工作,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开展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相关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文物保护利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等视察调研13次。
实施:以“深调研”谋“高言值”
开展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议事之基、监督之要、决策之据。
自今年3月启动解放碑地下环道调研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调研不充分不上会、问题没找准不上会、建议不具体不上会”。
调研组成员边走边查、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路回,每次都有新收获,多次实地走访后,列出数张图文并茂的问题清单,共4大类30个具体问题。
问题清单的好处之一,就是便于政府整改和人大督办。其间,根据问题清单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渝中停车服务有限公司重点对可以“马上办”的事项第一时间处置。同时,调研组将需要“逐步办”“统筹办”的事项及时反馈区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持续办理。
“问题清单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以易操作、能够办为标准,通过‘制单、派单、交单’流程进行交办。”参与调研的区人大代表陈皎感触颇深,这是人大在监督时换位思考,寓支持于监督中,既“把脉”又“开方”,提出实打实的对策建议。
《关于2024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关于全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自2025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共发出审议意见交办函6份,绝大部分都附有问题清单,充分展现了“人大有为有位,监督有监督样子”的履职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做深做实调查研究,今年初,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尊重代表意愿、发挥代表专长、便于分块联络的原则,精选75名区人大代表统筹组建5个专业代表组,由区人大各专委会对口联系。
在社区院落、在项目现场,总能看到专业组代表的身影。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专业组代表参与视察调研22场次,提出建议100余条,推动专业代表融入民生实事改革工作,重点督办推动一匹山口袋公园建设等8个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完工,把代表专业优势转化为履职优势。
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社区食堂建设、小巷公交开通……从“一纸清单”到“幸福实景”,居民笑言,“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来越美好。”
评价:以“闭环式”监督谋实效
“满意22票,基本满意4票,不满意1票。通过!”
3月27日,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听取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
“开展满意度测评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延伸监督链条的有力抓手。”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王樵对测评结果当场公布的方式十分认可,认为这是维护了人大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一种体现。
5月,区人大财经委就我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视察调研,持续对2024年加装电梯项目进行“回头看”检验,对2025年要推进落实的项目进行跟踪督办。
“可喜的是,大坪正街106号加装电梯遇到的产权归属难题终于攻克,顺利完成加装。这无疑为今年遭遇同样困境的医学院路加装电梯提供了有益参考样本。”区人大代表纷纷支招、出点子。
据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注重补点成链,扎实开展全过程跟进监督,建立了“测评—整改—再监督”的“闭环式”机制,确保监督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比如,在补齐“事前”教育监督方面,我区探索建立了人大任命干部的任前谈话机制,与5名干部开展谈话,督促人大任命干部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深化人大意识。
在贯通“事中”监督机制方面,我区“上下”“内外”结合深化干部评议,进一步完善3大调研流程、6大评议重点,全方位把握人大任命干部履职实绩。在此基础上,把“对人监督”与“对事监督”有机结合,联动城市更新、“十五五”规划等重点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区城市管理局、区统计局负责人履职评议。
在强化“事后”结果运用方面,规范履职评议意见印送范围,不断放大履职评议效能。
召开常委会会议6次、主任会议13次,听取审议报告17项,视察调研25次,任免干部34人次……回望上半年,区人大常委会从春天启程,步履铿锵,绘就了以人大之智人大之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渝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展望下半年,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区委部署和群众期盼,以更精准的监督、更务实的举措,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履”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