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超来袭 首场比赛走进传奇“大田湾”

9月13日,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渝超”)首场比赛将在大田湾体育场开赛。届时,渝中区和九龙坡区足球队将在此精彩对决。

“渝超”作为重庆市2025年重磅推出的体育赛事,首场比赛更是万众瞩目。大田湾体育场凭什么能够成为首场比赛场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承载了太多重庆的体育荣耀与记忆。

1965年,重庆籍运动员陈家全在大田湾体育场跑出(手计时)10秒整的成绩,平了男子100米世界纪录;贺祖芬则以11秒5的成绩刷新了女子100米全国纪录。

更加激动人心的是,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后,大田湾体育场先后成为前卫寰岛、重庆隆鑫、重庆力帆等球队的主场,陪伴着重庆足球走向辉煌。2000年,主场作战的重庆隆鑫队在这里夺得了足协杯冠军。

时隔25年,随“渝超”而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大田湾体育场作为揭幕战比赛场地,意义非凡,有对体育精神的传承,也有对新时代新征程重庆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无限美好希冀。

共同参与

义务劳动筑就体育场

说起大田湾体育场的历史,还得从1950年说起。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贺龙同志一句“重庆220万人口,没有一座像样的集会场所怎么行?”点燃了大田湾体育场的建设火种。

彼时的大田湾还是一片山沟,为提振城市信心、造福人民群众,以“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为奋斗目标,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的亲自主持下,1950年11月至1951年4月,13.2万重庆人自带工具赶来义务劳动,推平跳伞塔旁的山坡,将泥土填进大田湾的沟壑,靠双手和汗水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

1956年2月9日,大田湾体育场正式竣工,占地约9.75万平方米,内场是草地,外侧是300米白跑道,内侧是红煤屑铺就的400米跑道,能容纳4.5万名观众。

它不仅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更是当时最大、最先进的综合体育场。其建筑融合了中式传统元素与现代体育功能,红墙、碉楼、拱窗和白玉栏杆等设计堪称经典。

自建成以来,大田湾体育场成为重庆市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和集会活动的核心场所,与文化宫、大礼堂并称为重庆三大民心工程,象征着重庆人民的团结与奋斗精神。

高光时刻

球赛演唱会一票难求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是大田湾体育场的“高光时刻”,也是其最为辉煌的时期。

在体育领域,1994年甲A联赛职业化后,这里成为重庆足球队的主场,见证了诸多历史性瞬间:1998年,李章洙率队2:0战胜深圳,拉开“大田湾不败”的传奇;重庆红岩队在暴雨中2:0力克江苏加佳,队员在积水中翻滚庆祝的画面令人动容,成为经典;2000年,重庆隆鑫队4:1大胜北京国安,捧回重庆足球首个全国冠军(足协杯),现场“雄起”的呐喊声传遍全国,全场观众沸腾,歌声经久不息。

这里不只是足球竞技的沃土,也是星光荟萃的舞台。1998年至2000年间,王菲、张学友、黎明、齐秦等顶级歌手相继在此举办大型演唱会,吸引全国乐迷涌入。

“当时体育场的收发室常被粉丝来信塞满,对年轻人而言,能拿到一张大田湾的演出门票,足以成为青春里引以为荣的深刻记忆。”在大田湾体育场工作过的一名退休老人回忆说。

功能升级

还原地标当年风貌

随着时代变迁,大田湾体育场设施功能滞后、公共空间品质不佳、文化形象削弱、市民共享疏离等问题日益凸显,亟待保护提升。

2020年,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开建,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修缮大田湾体育场文物建筑,建设部分配套用房,打造“全民健身中心”;整治提升中轴景观文化风貌,建设生态体育公园;兼顾防灾避难,利用体育场内地下空间,配建必要的地下车库,新增停车位780个;优化周边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离;文物修缮加固面积约8000平方米,含足球场、田径场、2.32万个看台座椅;新增5片篮球场、2片网球场、1片气排球场、8片乒乓球场、2片门球场等。

作为大田湾体育场的标志,碉楼、红墙、拱窗、白玉栏杆等元素充满浓郁的中国风和民族特征,其椭圆形的建筑平面又体现出与国际接轨的特点,呈现出较高的建筑价值。如何还原当年风貌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是关键。

“针对2000平方米的红墙墙体,我们在保证文物最小干预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了墙体加固措施,让红墙既达到恢复历史风貌的效果,也更加安全;看台保留了原有风格,主要是进行了修缮加固;两侧的碉楼重新修缮上漆,场内的2万余个座位,选用与原本颜色相近的灰色座椅重新安装翻新。”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用这种近乎严苛的修旧如旧的修缮保护方式,重现体育场原貌,延续城市文脉,感知历史温度。

焕新归来

全民健身休闲好去处

“心情很激动,确实大变样,变得更大气、更漂亮了!”2022年12月30日,经过三年沉浸式封闭施工打造,重庆大田湾体育场正式开放投用,厚重的人文底蕴、开阔的景观视野、完善的功能配套,让市民对本次“重逢”赞不绝口。

如今,大田湾体育场已经成为山城人民的综合性休闲健身中心。主体场地外围修建起了一条崭新的环道,环道的路面点缀着荧光颗粒,能在夜间发光并具有指引效果,这同时也是一条富有特色的智慧跑道,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健身者们提供一个更智慧、更健康的运动环境,让广大市民畅享真正的高品质生活。

与此同时,还建成了室外生态体育公园、600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重庆市体育博物馆等,方便市民享受运动健身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场内运用了现代园林造景手法,新建园林步道、座椅、栽植花境等区域,让市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也收获一份美的享受。

眼下,“渝超”开赛在即,何不走进大田湾体育场,亲自感受这里的美好呢?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