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溯源+24小时监控 渝中以“智慧监管”守护每一口“校园餐”


蒙正幼儿园的孩子们享用美味午餐。

新学期伊始,校园餐的安全与营养再次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自今年9月起,渝中各中小学校食材采购全面实现集中统一采购,改变了以往学校单独采购食材的局面。全区学校每天定时通过平台下单次日食材,供应商当晚完成备货,肉类实现“当日屠宰、当日配送”,专用仓库配备专人巡检,专车运输避免交叉污染。

“小饭碗”连着“大民生”。通过构建“三全模式”,即构建全链条服务监管体系、开发全流程可视智慧平台、形成全方位管理保障制度,保障校园食堂食材集中采购安全有序,渝中构建起一套“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让每一份校园餐都看得见、摸得着、查得到,确保学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全链条监管深夜巡仓+跟车验收闭环管理无盲区

食材如何监管?到校后又怎样验收?对此,渝中创新实施“领导巡查+跟车督导+驻校服务”立体监管模式。区商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班子分三个小组,每日深夜11点带队赴供应商分拣中心,对食材分拣、包装、检测开展全流程监督;次日凌晨3点跟车抵达学校,同步验收食材品质,建立“问题发现—现场整改—跟车收货”闭环机制,实现从分拣中心到食堂验收的无缝衔接。

此外,为把好、守牢食材安全源头关,渝中建立“常态+备用”的供应商梯队,同步公开供应商资质审查、履约保证金缴纳、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等情况;开展“周排查、月调度、季考评”动态监管,健全完善供应商“分色亮灯预警、分级准入退出”机制,实行“优良等级绿灯准入、合格等级黄灯预警、不合格等级红灯退出”。

智慧平台赋能

“国优云”实时追踪

视频监控全覆盖

渝中给学校食堂管理增添了“新法宝”——“国优云”智慧管控平台。这个平台就像个“全能小管家”,把供应商管理、采购跟踪、食品安全溯源等事项全都安排妥当。订单处理效率直接提升了30%以上,又快又便捷。

不仅如此,从仓储中心到冷链运输车,再到学校收货点,全域都装了24小时高清监控。食材怎么存、怎么运、怎么交到学校手里,全程看得清清楚楚,真正实现了“透明溯源”。自今年9月运行以来,平台已累计处理上万条订单信息,每一步都精准可控。

除了上线“国优云”智慧管控平台,渝中还不断强化“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智慧监管,将粗加工区、切配区、烹饪区等重点区域纳入互联网视频监控范围,对食堂进货查验到餐厨废弃物处置的18个环节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并向家长代表、社会监督员等群体有序开放“餐饮安全在线”APP后厨直播观看权限,让“后厨不再神秘”。

从“放心餐”到“营养餐”

专业智库+带量食谱

守护健康

除了全力抓好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渝中更携手重庆医科大学构建“跨学科营养改善智库”,推出覆盖3—18岁学生的带量食谱,结合传统文化推出季节性菜单。

不仅如此,各校园结合实际推出特色校园餐,如:桂花园幼儿园“二十四节气食养工坊”会根据不同节气特点和幼儿生长需求,合理提供食物类别及品种,通过饮食调节增强身体机能,促进幼儿科学生长发育。在人民小学校,“周五特色餐”深受孩子们喜爱,学校精选当季食材融合趣味巧思,打造色香味俱全的专属美味。

接下来,渝中将深化跨部门协同,接入“渝溯源”阳光供应链系统,实现溯源信息与抽检结果实时共享;升级“国优云”2.0系统,引入智慧语音与批量处理功能;健全月度议价机制与需求调研,形成常态化协调方案,全力守护学生“舌尖安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回应家长关切,打造现代化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渝中样本”。

记者手记

一份看似平常的校园餐,背后竟交织着如此精密严谨的守护网。

这份守护,是“反作息”的。当城市已然安睡,校园食品安全巡查小组正驱车前往分拣中心,在深夜11点的灯光下,检查食材的包装与检测报告。凌晨3点,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他们已跟车抵达校园,在晨曦微露中完成第一批验收。这份守护,颠倒了日夜,只为了守住孩子们一日三餐的起点。

这份守护,是“有智慧”的。在“国优云”智慧管控平台大屏幕上,订单流、物流、信息流实时汇聚、清晰可见;高清摄像头无声地凝视着冷链车厢内的温度变化和食材状态。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名词,而是化为了可追溯的每一笔订单、可感知的每一度温差,成为守牢安全底线最可靠的“防火墙”。

这份守护,更是“有情怀”的。它不仅仅关乎安全,更延伸到了营养与健康。“一校一师”计划让老师们持证上岗,成为校园里的“营养守门人”;专家智库精心推敲的带量食谱,让菜品既科学又美味。这里的用心,是想让孩子们在吃得安全的基础上,吃得更好、更健康。

校园食品安全没有捷径,它靠的是实打实的责任、硬碰硬的科技和心贴心的情怀。这份守护,是一场无声的接力,从深夜的仓库,一直延续到孩子们满意的笑脸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