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来广场周恩来铜像前,渝中学生参加“行走的思政课”。区教委供图
日前,记者从区教委获悉,《渝中区教育现代化八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八项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八项行动方案》明确将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全力推动《重庆市渝中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5—2035年)》落地落实。
据悉,《八项行动方案》涵盖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基础教育公平优质、高等教育突破跃升、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教师队伍强基培优、数字教育赋能牵引、教育改革集成攻坚、教育开放互鉴共赢等八个专项行动,为渝中教育改革发展指明路径。
立德树人方面,渝中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到2027年,力争实现学校思政工作引领性更强、思政课吸引力更大、德育成效更显著,“五育并举”机制全面落地,校家社协同育人氛围更加浓厚。同时,着力打造“三岩思政”等育人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全市影响力和鲜明渝中特色的立德树人标志性成果。
为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优质,渝中将出“实招”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并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力争到2027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完成率达到90.5%,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基本建成涵盖“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方面,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原始创新活力进一步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形成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推进新范例。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根据方案,到2027年,渝中基本建成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开放包容的职业教育体系,“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78%,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90%以上,推动职业教育更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助推渝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渝中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资源保障与督导评估,确保《八项行动方案》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实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奋力谱写渝中教育现代化崭新篇章,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