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洪崖洞景区游人如织。
洪崖洞作为全球知名的热门景区,每逢节假日,“大客流”几乎成为这里的常态。为切实保障游客安全,让大家在景区内享受有序、顺畅的游览体验,渝中依托三级治理中心,创新打造“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以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为景区大客流应对筑起坚实保障。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旅游热度再攀高峰。“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继“五一”之后,再次迎接实战考验,实现大客流导控智能、精准、高效。
“AI+景区大客流导控”
大显身手
“洪崖洞实时客流量超过最大‘瞬时承载量’。”10月2日下午5时35分,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屏幕上,“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突然弹出红色预警弹窗,打破了监控室的平静。随即,朝天门街道同步收到预警信息,值守人员立即赶赴景区现场。与此同时,系统自动生成三级预警事件报告,第一时间上报至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区级预警、街道响应、市级同步”的无缝衔接。
随后,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迅速牵头,联合公安、文旅、城管、应急、交通等部门,共同承接市治理中心下达的指令,正式启动洪崖洞景区大客流管控三级预案。各部门快速明确分工,一场高效的客流疏解行动随即展开。
下午5时51分,距离弹窗预警发出仅16分钟,通过“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再次发挥核心作用——所有执行指令通过系统“一键直达”,交通、疏导、保障、执法、秩序5个专项小组同步行动,只需按单操作,紧密配合有序疏解人流车流。
当晚11时,经过近6个小时的多部门协同管控与精细化处置,洪崖洞景区客流逐步降至安全阈值内,拥堵状况全面缓解。“以前靠‘人海战术’,现在靠‘数据战术’,效率提高了,人员通行也更安全了。”参与此次景区调度的民警李警官看着恢复有序的街巷,由衷感慨道。
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任陈大斌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洪崖洞景区成功接待游客105万余人次,且实现了“零公共安全事件”的目标。这一成果的背后,“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实现感知设备全接入、值守力量全落图、预案应用全集成,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据答卷”——景区周边道路断交时间较往年缩短21%,应急调度响应时间缩短20%、应急力量投入同比下降40%,而人员通行效率则提升30%。
“空天地”立体化监测网
完善构建
10月中旬,记者走进渝中区数字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在“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系统中看到,洪崖洞景区及周边区域的实时人流、车流动态一目了然。
“‘空中’我们运用高空鹰眼设备,可实现720度无死角巡视全域。”说着,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运行调度科工作人员龚建一边介绍,一边在系统上操作调取南国丽景点位的高空鹰眼画面。随着鼠标点击,屏幕画面瞬间切换:沧白路、洪崖洞观景平台上的游客分布、嘉滨路的车辆通行状态、两江游码头的人员流动情况等区域,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每一处细节都逃不过“鹰眼”的监测。
“针对‘地面’区域,我们已将洪崖洞景区内部及周边街巷的AI摄像头全面接入系统,以便及时掌握人车通行状态。”龚建介绍,每逢节假日洪崖洞景区客流高峰时段,“天上”的可协同调度的无人机则会主动出动,它们能突破地面交通拥堵和复杂地形的限制,迅速到达突发事件点位,巡航俯视,回传实时画面,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依托这些技术手段,“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通过全量接入洪崖洞景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公交站点、景区内部感知设备,形成了“空天地”立体监测网,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实时态势感知,确保景区的每一处情况都能被及时捕捉。
“另一方面,现场值守人员还可手持专业设备,实时回传客流区域画面,补足监测网络盲区。”龚建说,例如,通过连线现场网格员,可移动回传崖壁步道路段的通行情况。若巡查中发现客流超限、占道经营等情况,工作人员还可通过系统发起处置请求,点对点发送短信至距离最近的城管执法队员,并通过“任务进展”标签查看城管执法队员接受指令和回复事件处置进展,让整个流程透明可控、高效推进。
四大场景AI智能体
初步形成
一张“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的织就,如同为洪崖洞景区装上了“耳朵”和“眼睛”。在此基础上,“洪崖洞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建立四大场景AI智能体,如同为景区配备了四位得力的“智能管家”,让景区管理更高效、更精准。
“值守力量落图调度”AI智能体可自动抓取值班信息,实现值班人员定点、定位、定责,可实现“指令”一键传达到一线值守人员。同时,系统还通过实现洪崖洞景区及周边的精细化呈现、景区管网分布和管线参数的可视化调用,为处置火情等突发事件提供依据。
“天桥客流超限”AI智能体,针对嘉滨路、沧白路、罗汉寺3座人行天桥,自动研判天桥客流量,防范人流对冲风险。同时,如天桥有游摊游贩停留时间超过5分钟,“占道经营管理”AI智能体将判定其为占道经营,并自动生成预警处置指令。
当客流量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景区客流研判”AI智能体也将自动生成预警事件。朝天门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系统通过自动生成预设路面断交、循环控流等处置方案,让处置指令“一键直达”、工作人员按单操作。各方案从启动到落实,用时平均减少33%。
目前,渝中以洪崖洞的实战实效为基础,正加快建设“都市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创新大综合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探索AI赋能综合场景,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我们初步规划在洪崖洞、朝天门、解放碑、十八梯、李子坝、鹅岭贰厂、龙湖重庆时代天街7个景区、商圈建设‘都市景区大客流导控指挥调度综合场景’,以实现区域人流车流自主统计,预警事件自动生成,有效预案智能形成,及时复盘优化改进。”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任陈大斌介绍,“当前,洪崖洞、朝天门综合场景已建成投用,预计今年底,7个场景均可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