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长出“新”滋味


戴家巷暖“新”驿站。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戴家巷的青石板路上,外卖骑手在街角的“友好商户”喝水小憩;不远处,青年志愿者为游客服务,贴心地给骑手们引导指路;街巷偶有“脏乱差”,快递小哥一个信息,社区立马回应整改……在戴家巷,一幕幕温馨日常正在上演,绘就了一幅老街底蕴与暖“新”友好交融共生的图景。

近年来,渝中持续扩展对新就业群体的暖“新”服务版图。戴家巷街区通过友好场景打造、友好商户赋能、志愿服务赋能、社区共享共治等方式,因地制宜探索全市首个历史文化街区暖“新”友好服务方式,实现了一条老街与一群“新”人的双向奔赴。

构建友好场景“暖心巢”

“这就是街区的暖‘新’友好地图。”11月初,记者来到戴家巷—太平门步道入口,只见墙上贴着约2米宽的暖“新”地图。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指着地图介绍,“这上面标注了街区及周边的暖‘新’服务供给。同时,我们还在不断丰富周边供给方式,并持续更新地图暖‘新’标识。”

地图上显示,戴家巷—太平门步道入口所在的临江路沿线就设置了四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友好停车区;街区周围,霸王茶姬、山城下面王、老甘家江湖菜等友好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服务;还有友好驿站、志愿服务站、公共卫生间等,均详细标注其中。这些散落在街区各处的暖“新”服务,让这座城市对新就业群体的关怀变得具体可感。

“目前,戴家巷所在的沧白路辖区,覆盖有快递点、顺丰配送点等服务站点7个,每日活跃着400余名新就业群体,平均每天外卖快递量超3000单。同时,片区居民约有85%都是外来人口,参与新就业形态劳动的群体也较多。”解放碑街道沧白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薇介绍,暖“新”地图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指引,更作为街区的醒目标识,将暖“新”服务意识引导并嵌入社区服务体系中,让这群城市“新”人时刻感受被尊重、被善待。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快速找到取货商户,跑累了还可以根据地图就近歇脚。”经常在戴家巷片区接单送单的张鹏告诉记者。

构建多元服务“连心桥”

走进位于戴家巷的老甘家江湖菜(洪崖洞店),店门前橘色的暖“新”标识格外醒目。标识用图画的方式清晰显示,店面可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充电、喝水、歇脚、上网、如厕等一系列服务。

“门店外,我们专门设置了快速取餐区,方便外卖骑手即取即走。同时,取餐区有板凳、热水,也让他们在等餐间隙歇一歇。”老甘家江湖菜(洪崖洞店)店长黄继春还告诉记者,“针对新就业群体,店铺还提供折扣优惠、优先取餐等服务。”

目前,解放碑街道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在戴家巷有9家门店成为“小哥友好商家”,并提供“3+N”的服务:“3”即充电、喝水、歇脚的3个基本服务,“N”就是商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其他友好服务。

同时,戴家巷还立足街区的2个志愿服务站,提升暖“新”服务综合能力。

“一方面,我们立足志愿服务站成立友好驿站,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奔波者’提供食品加热、政策咨询、公益招募、健康义诊、子女暑期托管等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发动志愿者力量,服务新就业群体。”吴薇说。

志愿服务站(戴家巷城市展厅区)工作人员何泉均告诉记者:“平时,我们值守在街区,除了服务游客,也会给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引导指路,并为他们提供急救药品、伞具等。”

“我们还鼓励和支持新就业群体加入志愿者队伍,利用他们熟悉片区、机动性强的优势,反哺街区,让温暖和服务在双向循环中流动、放大。”吴薇进一步补充道。

构建宜居宜游“生态圈”

戴家巷,面朝嘉陵江,悬于崖壁之上,占地面积约45亩。作为渝中历史文化街区,戴家巷以“后街经济”为引,形成了集文创市集、精品酒店、艺术展览、渝味餐饮等为一体的都市人文新地标,小长假单日人流量达到10万人次。

为营造“友好融入”的社区氛围,社区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鼓励并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议事、志愿服务和文化活动;设立“流动党员之家”,加强组织联系;开展“最美小哥”等评选表彰活动,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社区归属感,使其从“旁观者”变为“共建者”。如今,越来越多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有力补充。

今年,沧白路社区还选聘了30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担任“社区哨兵”参与社区治理,倾听需求、吸纳建议。

张鹏就是首批“流动网格员”。一次配送时,他发现戴家巷一处地砖松动,当即通过社区微信群上报。社区工作人员1小时内响应,联动物业完成修缮,避免了行人摔伤风险。“以前只是路过,现在能帮着解决问题,还能学政策,特别有归属感。”张鹏的话道出了不少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戴家巷的探索实践,远不止打造了一个舒适的物理空间,而是构建了一套良性循环的社会友好生态:以暖“新”服务为土壤,塑造街区暖“新”友好基底,以“友好商户”为养料,激活暖“新”温度与商贸活力;以“志愿服务”为根系,推动文旅融合与社区和谐共生共长;以“多元善治”为嫩芽,最终催生出一幅社区和谐、街区如画、宾至如归的美好画卷。同时,戴家巷的暖“新”密码,为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充满温度与智慧的“渝中样本”。

编辑: